历史

第六十七章 吾欲以此树为栋梁(2 / 4)

推荐阅读:

大燕廉氏曾镇长洛地窟、使祸水不入人间,是渲赫一时的名门。

长洛地窟在舆图上距离老山这里还有很远,但远的只是长洛地窟在长洛府的入口。真正去掉阵法影响,长洛地窟内部距离螭潭其实已经不远了,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一点姜望在当时镇压祸水的时候就已经察知。

之所以带廉雀来螭潭,也是为了让这位廉氏当代族长,试试看能不能寻回旧日荣光。

但廉雀现在好像只对淬火的水感兴但廉雀现在好像只对济火的水感兴趣。

姜望看了一眼那炉子,从容地继续往前走,一边解钓线,一边对褚么道:“垂钓为何?

褚么眼珠子转了转:“鱼呀!”

“何为鱼?”姜望又问。

“白肉!有刺的,好吃的。”褚么说着,补充道:“也有没有刺的。“

姜望摇了摇头:“此乃小鱼也。”

“那大鱼也是这样啊。”褚么不解。

姜望云淡风轻地笑了:“你说的大小是狭隘的大小。我说的大鱼,不是你以为的大鱼。”褚么小脸皱成一团:“听起来好糊涂”

“糊涂就对了。”廉雀冷不丁道。

姜望赶紧瞪了他一眼:“教徒弟呢,

别打岔!”

廉雀道:“我看这孩子挺机灵的,让你教耽误了。还不如跟我学呢。”

褚幺大急:“我才不要当个打铁娃!我师父多潇洒!”

事关未来,他也顾不得怕这丑汉了。再说了,有师父在旁边,他还能被吃了不成?强嘴也是敢强的,就是手上动作仍旧未停。

姜望哈哈大笑。

廉雀耸耸肩。

褚么又机灵地陪着笑脸道:“师父,您给我讲讲大鱼。您说的大鱼,是什么大鱼啊?”

姜望意态从容,侃侃而谈:“大鱼者,飘忽天地之间。上跃青云,下潜幽泉,吞吐高徊之云雾,缭绕九曲之烟霞。腾必有势,行必有声。

忽如仙风,忽成道骨,忽见于万众,忽显于万年为师垂钓,便为此鱼。

褚么听得是云里雾里,可怜他读书本就不成,这番话光听清楚是哪个字对应哪褚么听得是云里雾里,可怜他读书本就不成,这番话光听清楚是哪个字对应哪个字,就很有难度。

细眼睛懵槽地看着他的师父。

“喂,小么!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廉雀不甘寂寞地问道。

褚么并不关心他在干什么,但毕竟有些怕他,还是配合地又看了一眼。

这个丑汉还是在重复地将潭水舀进竹筒、木筒里,每回的分量都相同,而那些水只不过在温度上稍有差异。

“舀水呗。”褚么道。

“是在装水。”廉雀一本正经地道:

“都装起来了。”

“褚么别理他。”姜望打断道:“师父刚才跟你说的话,你可听懂了?“

褚么摇摇头,老实地道:“不懂。”

姜望满意地点了点头:“不懂不要紧,以后就懂了…钓鱼啊,钓的是一种意境。“

此时他已经解好了钓线,上好了钓钩,放好了鱼饵。

单手持竿,漫步走到螭潭正中央,在那如镜的潭水之上盘坐下来,慢条斯理地放下钓线。

且夫以雷云为盖,寒水为席,垂钓空山。

一袭青衫照碧水,间有雷蛇绕身游。

别的且不说,姿态的确是潇洒极了。

褚么在心里牢牢记下了师父的话,觉得很有收获,很是开心。

这不比打铁有出息?

且说这螭潭之水,极寒极冻,又有雷蛇时游。钓线入水,其实并不轻松。

姜望那潇洒的动作背后,是庞大的道元附于钓线之上,将其悄无声息地拉直,径坠水底。

这根钓线长不过九尺,相对于螭潭来说,并不能够深入多少,但如果没有道元说,并不能够深入多少,但如果没有道元保护,此时早已冻裂。鱼钩亦是凡铁,根本经受不起这潭水。蚯蚓所做的鱼饵,更是在一直努力对抗结霜的趋势…但而姜望此刻在螭潭中央盘坐,也完全可以感受得到,那无处不在的寒意,正无声无息地侵入身体。

这种寒冷,并非夏阳冬霜,而是往人骨子里钻,在人的神魂中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