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百章 有人使坏(1 / 1)

推荐阅读:

随着《暗算》电视剧的持续热播,姜家大院的趣事,只是全国无数观众当中的一个缩影。这个年代,娱乐生活并不丰富,甚至趋于零。晚上看电视,已经算是非常奢侈的娱乐活动了。而且,这年头的电视还有强社交属性。电视机主人一般会在电视剧开始前,把电视机搬到大杂院里,然后左邻右舍的大人孩子都会搬着小凳子,有说有笑地和主人家坐在一起看电视。这个时候,电视机主人往往是大杂院里说一不二的存在。倍有面儿啊!自从《暗算》这部电视剧开播,它就变成了无数观众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因为一部电视剧喜欢上一个人的情况并不少见,国内无数观众就是因为这部剧,喜欢上了姜玉楼。不,也许用又爱又恨形容才准确。他带给了人们极致的观剧体验,但万恶的周播剧制度同样让人深恶痛绝。无数人写信或者打电话到央视,强烈要求改周播为日播,可惜都没有用。为了能提前知道剧情,不少观众变成了姜玉楼的忠实读者。可是买了小说后,发现电视剧里改动不少,不过这种改编很成功,牢牢地吸引着读者群体。同时,又因为小说的精彩,他们还买了姜玉楼的其他作品,继而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进了他的坑。《暗算》的播放越来越火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燕京街头的青年当中开始流行男主角的装扮。这个打扮,正是《暗算》电影中当中梁朝炜的装扮。姜玉楼在改编剧本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将梁朝炜和迅哥的装扮描述了出来。从出场开始,唐国蔷的装扮就注定了与这个年电视剧中所有的男主角决然不同,透着一股时髦劲和精英范儿。太潮了,这个年代的观众哪里能受得了,一看就喜欢上了。唯一可惜的是,这个年代南方的私人制衣业还不发达。搁后世,热播电视剧上线没几天就有淘宝同款了。即使如此,到了四月份,类似的款式或者平替也出现在了百货商店和友谊商店。于是乎,这类影视剧同款服饰卖爆了,也算从侧面证明了《暗算》的火爆程度。总之,《暗算》的火爆算是结结实实给全国各地百货商店服装部和服装店带去了不少生意。每当《暗算》播出的头天或者第二天,关于电视剧和姜玉楼的报道就会变多,也算变相替姜老师扩大知名度了。由此带来的直接反应就是《暗算》在加印多次后,总销量达到了一百八十万册。为此,当代编辑部特地邀请姜玉楼前去做客,商量加印的事情。说是商量,其实是去拿稿酬,顺便拍一下姜老师的马屁。他现在可是大明星似的人物,对一家杂志社的生死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不慎。姜玉楼应邀来到当代编辑部。见到他后,周编辑连忙上前大献殷勤,“姜老师来了,快坐下,我给您倒茶。”“周编辑太客气了,你忙你的,我自己来就好了。”姜玉楼客套了一句。这时,编辑部里不少人注意到了他。纷纷围了上来,“姜老师,《暗算》的电视剧真好看,下一集讲的是什么?”“你们不是都看过吗?”姜玉楼笑道。有人问道:“电视剧里和书里的内容一样?”“可能手段略有不同吧。”周编辑问道:“姜老师,听说央视打算重播《暗算》,是不是真的?”“哈哈,周编辑真会开玩笑。”姜玉楼笑着道。“姜老师,这个消息是真的。”另一个编辑煞有介事地说道:“我一个朋友就在央视工作。因为电视剧太火了,观众写信打电话要求重播的太多了,央视又没有其他好节目顶上,便接受了群众的建议,重播《暗算》。”“听说除了群众们要求重播,还有各个省、各个市的电视台想要买重播权呢。”“姜老师又要发财了啊。”看着众人羡慕的眼神,姜玉楼打了个哈哈,取了稿酬后正准备走,却被孟韦哉叫住了。走进孟韦哉的办公室,他发现情况有些不对。老孟的表情很不好,带着怒气,又有些憋屈。 姜玉楼疑惑道:“孟主编,怎么了这是?”“唉,玉楼,我可能要食言了。”孟韦哉惭愧地说道。闻言,姜玉楼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他走到孟韦哉的办公桌前,“孟主编,我那稿件出问题了?”“稿子……审核不通过。”孟韦哉不甘道。“怎么会这样呢?”姜玉楼面露不解地问道:“您不是说没问题吗,怎么被卡在审核阶段了?”孟韦哉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这个嘛……”“孟主编,咱们也是老朋友了,您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了。”姜玉楼眉头微蹙,心里不太舒服。本来十拿九稳的事,突然被卡,没头没脑的,搁谁心情能好才怪了。“这事都怪我。”孟韦哉叹气道:“本来事情很顺利,我们内部审核也通过。可是好巧不巧,有位领导来我们这视察工作。不知怎么的就问到了你的作品,我当时也是脑子一热,就把你的手稿拿了出来。结果他一看,很不满意。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是隔天我们就收到通知,说是

有老同志认为你的这部作品有问题,还反映到了上面。最终结果就是你的新作没法发表,如果想发表,需要大改。”姜玉楼不可置信道:“大改?”孟韦哉点点头。他说咋回事呢,原来真是稿子被卡了,只是卡的人不是当代的编辑,而是某位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导。虽然不明白那位领导怎么想的,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重要的是解决这件事,想办法让作品顺利发表才行。“孟主编,当代有什么应对措施吗?”孟韦哉沉吟片刻后,说道:“玉楼,现在的问题是老同志举报你的作品涉嫌影射政治,有污名化社会的嫌疑。”姜玉楼生气地说道:“这帽子太大了,我可戴不了。再说了,现在都改开了,怎么有人还想玩文字狱那一套吗?”“玉楼,慎言!”孟韦哉连忙制止。这话可不敢乱说,要是被有心人听到,并且传出去,不管是姜玉楼还是孟韦哉,甚至是当代杂志社都要倒大霉的。姜玉楼喊冤道:“孟主编,我觉得就是有人看不惯我,所以想给我乱扣帽子。手稿你也看过,真有问题吗?没有吧,所以事情不是很明显了吗。”孟韦哉可是《当代》的副主编,还在中宣部和人民文学任过职,这样一位经验老道的同志都觉得他的稿子没问题,还有人想要卡的稿子,不是和他诚心作对嘛。他当时可是看在和《当代》合作这么久,双方也算愉快,才决定投稿的,结果事情闹成这样,要不是他今天来了,不知道还要被隐瞒多久呢。“您就给个准话吧。”姜玉楼不乐意了。孟韦哉满心疲惫的说道:“玉楼,在给我一点时间,行吗?”这年头,稿子写得差不要紧,编辑有耐心陪你改。最怕的是因为各种价值观、政治问题被卡,不光是稿子能不能发的问题,连原作者这个人都很容易受到牵连。姜玉楼现在怀疑当代杂志社到底能不能抗事,要是不行,趁早把稿子退给他,他也好想其他办法。按理说这么大的事,孟韦哉这个当事人之一早就该和他联系了。他猜想当代的人是心存侥幸心理,想要在努力一把。成了自然好,姜玉楼的小说照样发表,不成,大不了退稿嘛。到时候,真正耽误的是姜玉楼的时间。“孟主编,我也很想信任你,可是……”姜玉楼说到这里,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孟韦哉很失望,他知道是自己辜负了姜玉楼的信任。信任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摧毁也许只是短短一瞬间。孟韦哉面露哀求之色,“玉楼,你就不能改一改吗?”他是希望姜玉楼改稿,虽然改稿后,小说再也达不到原本的高度,但是问题却能得到解决。沉默片刻后,姜玉楼开口道:“抱歉,孟主编。如果是我的问题,我保证会配合当代,全力改稿。但是,这真是我的问题吗?”“孟主编,时代不同了,我们应该有文人的风骨。”“文人的风骨?这根本不是一回事……”孟韦哉犹豫了一下,“我们也找上面的领导反映了,其实你随便改一点,大家都能应付过去。”“怎么就不是一回事了?这次是稿子不如某些人的心意了,下次要是……”姜玉楼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他想孟韦哉肯定是懂的。“我倒觉得,咱们不能太示弱了,他们能找上面,咱们就不能找吗?”孟韦哉对姜玉楼的胡搅蛮缠有点头疼,“我不是找了吗,可你不想给我时间啊。”“怎么是我不给您时间,您就说拿到稿子都过去多久了?”“这……这不是……”“我觉得啊,是当代太美魄力了,要不,我还是投《收获》去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