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百二十二章 开户存款(1 / 1)

推荐阅读:

两人随口聊着天,车子很快开到了东京银行的支行网点前。李建军将小车停好后,和姜玉楼一起下车走进了银行。东京银行的网点装修十分豪华,似乎每个国家大银行都是这样,不差钱。当然,换一种说法就是展现实力,让储户更信任银行的实力。毕竟国外的银行和国内不一样,并不都是刚性兑付。东京银行的服务很好,两人刚进门,就有一位漂亮的小姐姐过来礼貌问候了。“您好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为您服务的吗?”姜玉楼不懂日语,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是一旁的李建军会替他服务。“告诉这位漂亮的小姐,我是来开户的。”李建军点点头,然后冲着漂亮小姐姐叽里咕噜说了一通,接着就见小姐姐先是非常惊讶的样子,频繁看向姜玉楼,之后又是鞠躬,又是伸手的,最后更是恭敬地将两人请到了vip室。坐到休息室后,姜玉楼才问道:“小李,你刚才和那位漂亮小姐姐说了什么?”李建军侧身道:“姜老师,我将您是角川书店请来参加直木奖颁奖典礼,并且是《侏罗纪公园》作者的身份透露了出来。”“啊,怪不得呢。”姜玉楼了然。就说嘛,印象里岛国人也不是热情好客的性子,没理由随便一个顾客都能被带到vip休息室,这下他总算知道缘由了。过了一会儿,先是有漂亮小姐姐为他们端上咖啡和糕点,又过了片刻,之前接待两人的漂亮小姐姐随同一个身着西装,佩戴工牌的中年秃顶男子走了进来。秃顶男子进来后,先是看了眼李建军,接着又看了眼姜玉楼,并且视线在姜玉楼身上停留的时间最久。李建军眼尖,看清中年男子的工牌后,小声告诉了姜玉楼,“那个秃顶男人是这家支行经理。”姜玉楼微不可查地点点头,心里有数了。这时,支行经理偏头和漂亮小姐姐嘀咕了两句后,又看了眼姜玉楼,眼中的惊讶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他已经知道姜玉楼的身份了,只是他没有想到,能写出《情书》这样旷世小说的作家,竟然如此年轻,穿着也是如此的……简朴。好在他到底见过时光,脸上洋溢起了笑容,快步走到姜玉楼和李建军面前,“您好,姜老师,请问是您要在本行开户吗?”“是的,我是,你能听懂英语吗?”“当然,姜老师的英语真的很棒。”看到对方的英语口音自己还能接受,姜玉楼也就松了口气。“过奖了,请问先生怎么称呼?”“宫本,我叫宫本良,是东京银行八目丁支行的经理。”宫本经理微微鞠躬道。姜玉楼微笑道:“好的宫本经理,我想开户的话,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吗?”宫本便告诉他所需的材料,如身份证明,护照等。等到姜玉楼将这些东西,连带邀请函一起从包里取出来,宫本经理才确定,这位姜老师就是那位全岛最当红的作家。《情书》的作者在东京银行开户,哈哈,多好的宣传题材啊!他一边吩咐手下,也就是之前的漂亮小姐姐验证姜玉楼的证件以及填写开户单据,一边问道:“姜老师,您选择在我行开户的目的是?”“我近期有一笔来自角川书店的稿酬,但是用电邮寄回国内又很麻烦,所以我便想在东京开一个银行账户,方便存款。我又了解到东京银行是全岛国最大的银行,所以就选择在贵行开户了。”最后,姜玉楼小小地吹捧了一番,宫本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原来,东京银行的名声已经传到华夏了吗?呦西!很快,开户流程走完了,姜玉楼在岛国也有了自己的银行账户。宫本笑眯眯地说道:“随时欢迎姜老师来我们银行办理存款和贷款业务。”“好的。”目送姜玉楼两人离开后,宫本的笑容依然止不住。他已经想好了,过几天就安排相熟的记者来支行采访,偶然间透露出《侏罗纪公园》作者在他们银行开户的消息。想来,这个新闻能吸引到不少书迷的关注。但凡有一部分读者是有钱人,选择在他的支行开户,都是他的功劳。过了一阵,有柜员找到了他,原来是姜玉楼的账户突然有一笔日円到账,金额是一千五百万円。这笔钱自然是姜玉楼存进去的,或者说是电汇。此时,坐在车上的他风轻云淡,在前面开车的李建军却是一脸的震惊之色。 一千五百万円啊,顶得上东京上班族五年的收入了,而这还只是姜玉楼身家的很小一部分。他可是知道姜玉楼的小说销量有多好,而那一部分稿酬还没到账呢。当作家这么赚钱?他有些为多年前的选择感到后悔了。不过,这只是他瞬间情绪失控所致,下一刻他就已经明白了,平庸的自己根本无法成为像姜玉楼那样优秀的作家。他看着后视镜中神情平静的同胞,轻声询问道道:“姜老师,接下来我们去哪?”“唔……我想想。”姜玉楼思考片刻后,问道:“小李,你对附近熟悉吗?”李建军问道:“您指的是千代田区吗?”“没错。”“还可以吧,我在这里生活了三年了,周边还是比较熟悉的。”<

/p>“那你知道附近有没有房屋中介公司。”“啊?”李建军一个没绷住,差点喊出来。不是,姜老师,你又是在东京开户存钱,又是询问房产中介的,你真的不是打算移民吗?“好好开车,不要分神。”姜玉楼提醒了一句后,才解释道:“我挺看好东京的房产升值潜力,加上手头有一笔钱,所以准备在东京买一处房产。”李建军刚想劝说他不要有这种想法,毕竟东京不是燕京,房价太高了,华夏人哪里有这么多钱在这里购置房产。可是话到嘴边,他才想到后排坐着的这位可是他认识的最有钱的华夏人,就他东京账户里的钱,都够买一处公寓了。半晌,李建军憋出了一句,“我知道有一家。”既然李建军知道,姜玉楼也能放心的在后排闭目养神了。此时还是1981年,东京房价虽有起势,但尚未暴涨,股市也是一样,预计要到84年才会真正进入泡沫年代,在此之前,要尽量积攒原始资本,到4年后才能趁着大势分到时代的红利。一千五百万円,倒是可以在千代田区买到一处不错的公寓房,但是还需要6年才能带来最大回报。这笔投资最少可以为他带来八倍的回报,在这个年代可以算是非常不错的投资了。1981年东京的房价大约在一百万円坪左右,当然根据地段之类的价格不同,豪宅自然是不设上限的。千代田区被东京人叫做“市中心”,除了政治中枢的职能外,岛国的诸多著名公司的总社也设在该区。东京五大区域的现状是:都心城南城西属于「三高」,居民收入高、房租高、生活费高,也是外国人对东京都市的印象;另一方面,城北城东则是较平民的区域,城东尤其有一些区域被称为「下町」,例如日本桥、浅草附近。文京区集中了岛国不少的国私立大、中、高等学校,因而得有文化教育区之美名,不光东京大学和御茶水女子大学在此,还有全岛国最优质和最密集的教育资源,其治安在东京都可以算得上是最佳档次。上述所说各区有的,千代田区也都有。而皇居等则是其他区所没有的,因此,政府高官和商界人士以居住在千代田区为荣。很快,李建军的车停在了房产中介公司的店面前。在岛国,房产中介公司叫不动产社,李建军当时来东京留学,找住的地方就是拜托的这家会社。刚进店门,李建军就看到了熟人,“你好永嘉小姐。”永嘉小百合,是东急不动产会社的员工,也是李建军的老朋友了。“嗨,李桑好久不见。”永嘉小百合笑眯眯的同他打着招呼。李建军看着一副都市丽人打扮的小百合,心都化了。自从来东京第一次见到小百合后,他便觉得自己心有所属了。只是两人之间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他从来没有想过表白,倒是会经常找借口来见见小百合。哪怕一起喝杯咖啡,看着她的笑容,李建军的好心情都能持续一周。“我是……我是陪……朋友来看房的。”李建军红着脸哼哧了半天才蹦出了一句来。“是李桑身旁的先生吗?”永嘉小百合笑着询问道。她注意姜玉楼很久了,当然是因为他身上的穿着,算是相当古早时期的穿着了。而且他的身高和气质,看着就不像到国人,倒像是李桑的同胞呢。“没错,我的朋友想在千代田区买房,还请永嘉小姐多多帮忙。”永嘉小百合好心提醒道:“咦,真的吗?可是,李桑,千代田区的房价可是很贵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