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百二十四章 角川社长的计划(1 / 1)

推荐阅读:

姜玉楼觉得有些古怪,明明是第一次见面,山田洋次导演却对他热情的过分,甚至隐隐有些讨好的意思在里面。实际上,今天角川春树之所以邀请电影圈的人,完全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目的。那就是拿下《情书》电影制作的授权,借此笼络山田洋次这位在岛国知名度颇高的导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角川春树的身份并不单纯。他除了是角川书店的社长外,还是角川事务所的社长。这个角川事务所是他一个人的公司,为的就是帮助他筹备电影项目的。通过这家事务所,他投资了多部电影,他自己则在这些电影项目中担任制片人的工作。也许是他真的有天赋,也许是命运的眷顾,他自1976年开始电影制作,透过影像与活字媒体的策略,先后推出《犬神家的一族》《人间证明》《野性证明》《战国自卫队》《复活之日》等多部岛国影史上的经典电影,还有一部拍摄完成,但还未上映的电影《水手服与机关枪》也是他的杰作。这些电影之所以成功,除了导演、选角和宣传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些作品都是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角川春树正是透过畅销书看到了对书迷的影响力,继而想到拍摄电影,将版权价值发挥到极致。事实上,他的策略也成功了。《犬神家的一族》票房15.6亿円,是当年的年度票房第二,《战国自卫队》票房24亿,也是年度前三。还未上映的《水手服与机关枪》的票房更是超过47亿円,成了当年的票房冠军。可以说,角川春树出版社社长的身份,给了他了解当今岛国文学作品销量,改编价值的绝佳机会。同时,他的身份和财力让他在面对畅销书作家时更有底气。自从角川书店发行《情书》这部小说后,他就一直在关注小说的销量,直到去年上市时的话题性,评论界和读者们的一致好评,最近达到的百万册销量,以及作者获得了直木奖……这一切都让他看到了改编的价值。就在他下定决心,准备拿下小说改编版权时,山田洋次找上了他,原来这位因执导《寅次郎的故事》而闻名于世的岛国导演也看中了《情书》的价值,想要将这部小说拍成电影。两人属于是英雄所见略同,不约而同地发现了《情书》的改编价值,再加上角川春树即使拿到版权也缺少一位导演,便决定同山田洋次合作。只是,在这个涉及到三方的合作中,姜玉楼这位原作者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说服姜玉楼才是关键。于是,两人是一拍即合,等到姜玉楼因为要参加颁奖典礼而来到东京后,便有了这次的晚宴。“你好,姜老师,我是山田洋次,很高兴认识你。”山田洋次也明白,如果想要顺利地拿下改编权,还特意温习了一遍几十年没有说过的中国话。几十年前,山田洋次有过在华夏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只是回到岛国日久,语言早已生疏。反正在姜玉楼听来,还有一股子大佐味儿。不过,这对于一个五十岁的老者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山田导演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打了声招呼后,姜玉楼轻松地笑道:“山田导演,您的中国话不错,最起码是我认识的岛国人里面说的最好的。”“是吗,多谢姜老师的夸奖了。”山田洋次哈哈笑了起来,“其实我曾经也在华夏生活过一段时间,我的中国话就是那时候锻炼出来的。没想到回国几十年了,稍微复习一下,我还能流利地说出来。”山田洋次对姜玉楼颇有好感,除了他的才华外,还有一点就是他同岛国人说话不卑不亢,这在他几十年的人生中,都还是很少见的。毕竟,他见过的一些华夏人,要么对他恨之入骨,要么对他卑微到了极致。这两种极端表现,都让他不能理解。但是姜玉楼不同,他英俊潇洒,又才华横溢。从容自信的同时,又没有那种令人厌烦的傲气,待人友善,很容易令人心生好感。他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从姜玉楼的性格他就知道现在绝对不是姜玉楼的巅峰。只要时机到了,他的未来将不可限量。姜玉楼自然不知道山田洋次的心思,他只是笑了笑,东拉西扯就是不说实在的。 山田洋次在岛国电影圈还是有些地位的,哪里见过这架势,三两下就被姜玉楼把话题扯偏了。等他反应过来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于是,他只能求助似的看向角川春树。角川春树心里叹口气,知道这位导演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走到台前。“姜老师,其实我和山田导演想借着今晚宴会的机会,和你谈一下合作。”“哦,什么合作?”角川春树连忙道:“是这样的。我在前几年以个人名义成立了一家事务所,做独立制片,之前投资拍摄了多部电影,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成绩。这些电影也都是根据我们角川书店发行的作品改编的,有着很不错的读者基础。您的《情书》自从交给我们出版社发行,我就一直在留意。我觉得这部作品非常好,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因此,我想问问姜老师,看看贵我双方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姜玉楼看了两人一眼,皱眉道:“角

川社长是想要《情书》的电影改编权?”角川春树看到他皱眉,神情一紧,当即做出保证,“姜老师放心,我的角川事务所愿意付出让您满意的版权费。”姜玉楼心道不愧是三十多岁接替出版社社长,并且又在电影圈玩得风生水起的男人,眼光非常毒辣啊!对于《情书》的价值,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但,这是因为他拥有前世的经验。角川春树没有这种先知先觉,却有这种眼光和魄力,才真是不能小看啊。想到这里,他问道:“角川社长,您就这么看好《情书》的改编前景?”角川春树坦诚道:“风险无处不在,不过我看到的更多是与风险成对比的利益。《情书》在岛国发行上市以来,共销售了一百万册,这已经创造了外国文学在岛国的最好成绩。而创造这个成绩,这部小说仅仅用了八个月时间。现在,这部小说的每日销量依旧不俗,一点都看不到销量疲软的迹象。如果我们合作,等电影拍摄完成后,这部小说的读者群体很可能超过两百万人,甚至更多。我相信,书迷会愿意花费不高的票价,去支持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这……即是我信心的来源。”“感谢您的坦诚,但老实说,我的作品还没有被外国电影公司改编成电影的经历。”姜玉楼沉吟片刻后,说道。角川春树没有泄气,继续劝道:“姜老师,我是带着诚意来的。我相信,您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各种版本,展现在喜爱他的书迷面前吧?”姜玉楼不置可否,扫了眼在一旁急得抓耳挠腮的山田洋次,问道:“角川社长,如果版权交给您,您会找谁来执导呢?”“我,我将小说中的精髓全部呈现在电影画面中!”山田洋次操着大佐味的普通话说道。姜玉楼摸了摸下巴,然后问道:“是山田导演么,角川社长?”角川春树点头道:“没错,我和山田导演对这部作品的拍摄理念不谋而合。如果能拿到版权,山田导演将是这个项目导演的不二人选!”说完,他神情忐忑地看着姜玉楼,深怕他对导演的人选不满意。“是这样啊……”姜玉楼沉吟片刻,然后看向山田洋次,问道:“山田导演,如果让您拍《情书》,您会怎么拍摄呢?”山田洋次精神一振,略作思考后,回答道:“如果是由我来拍摄,电影的开篇和结尾必须是在冬季的雪地中。”这是原书中的季节和场景,自然不能改变。“在我的剧本中,情书的作用至关重要,将会串联起整个故事。而故事中的两个角色,也是通过书信交流的,所以我会通过信件来转场,使得场景的衔接更为紧凑。”山田洋次说了一大堆关于拍摄的设想,姜玉楼中间没有插话,只是认真地倾听。一边倾听,一边和原版做比较。不得不说,山田导演很会拍爱情电影。在他的描绘下,姜玉楼很容易产生了联想,甚至有了观影的冲动。“纯净无暇、哀而不伤、欲言又止、意犹未尽,这就是我想在电影中表达的。”山田洋次说完后,还沉浸在对电影剧本的构思中,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直到角川春树轻轻拍了他一下,他才反应过来。“抱歉,姜老师,让您看笑话了。”“哪里,山田导演为电影改编而做的准备让我感到动容啊!”山田洋次忐忑地询问道:“姜老师,您愿意将电影版权交给我们吗?”“为什么不呢?”姜玉楼笑着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