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百九十一章 办杂志(1 / 1)

推荐阅读:

"电影的筹备暂时用不到姜玉楼,他就趁着在学校上课的这段空闲时间办自己的事情。这天,他请了路谣到他家里吃饭喝酒。姜玉楼家的四合院他也来过,只是在看一遍,还是羡慕居多。“以后等我有钱了,也要在燕京整一套。”“那你可要抓紧时间赚钱,燕京毕竟是首都,以后房价肯定会越来越贵的。”“我觉得等我的《人生》发表后,钱就差不多了。”“前提是你别乱花钱。”“我怎么乱花钱了?抽烟和买咖啡都算正常的生活开支。”姜玉楼见他这么理直气壮,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没见抽烟喝咖啡把工资花光的。”“个人乐趣,你不懂。”路谣摇头道。见状,姜玉楼也不在多说什么,说了也没用。两人吃吃喝喝,聊了一阵文学创作,等姜玉楼有了点微醺的感觉后,他才道:“路大哥,今儿请你来,除了一起聚一聚,还有个事儿想问你。你是《延河》的编辑,对杂志社这块熟悉。我现在有个想法,想办办一本杂志,需要办什么手续?”“你?办杂志?”路谣眨眨眼,上下打量他一番,然后问道:“好好的,办什么杂志啊?”姜玉楼解释道:“这不是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嘛,脑子里有些想法,但是国内的杂志呢,不一定能发表,就想着自己搞一本。”“你可不要胡来。”路谣嘴角一抽,忍不住叮嘱道。“看你说的,把我当啥人了?”“你太能搞事情了,我害怕。”路谣撇嘴道。姜玉楼讪笑一声,“我可是好人,平日里都是与人为善。”“算了,你自己把握好就行。”路谣想了想,接着道:“其实在咱们国家,办杂志不需要太麻烦的手续,但是呢,所有杂志都需要有个主办单位,你是国字头的、省字头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什么协会、研究所、委员会都行,名头越大,越好处理,不然你连刊号都申请不下来。就比如我们《延河》,靠的就是陕西省作协,《当代》背靠人民文学出版社,懂了吧。”“哦,这样啊,我明白了。”姜玉楼敬了杯酒,看来跟后世的尿性差不多,都得看主办单位。他这时候也想起来,国内不允许私人办杂志的。对话语权这方面,国家还是监管得很严的。“那你说,我要是想办个杂志,该怎么使力?”“你小子交友广阔,这还不是小事一桩。”姜玉楼郁闷道:“嗨,我这不是没经验嘛,就算想找人,都不知道找谁。”“要是小打小闹,随便找个文化交流协会就成。要是想要往大了办,还得是作协或者出版社。”路谣为他指点迷津。姜玉楼问道:“我需要付出什么吗?”“钱是必须的,这个要你们自己商量,再有就是人员之类的,没有的话也办不起来。”姜玉楼感谢道:“谢谢路大哥,我明白了。”有了明路后,他心情大好,一时之间连连和路谣碰杯。第二天,他捂着脑袋起了床。还好今天不上课,否则话一身酒气上学肯定要遭。酒醒后,他在家里吃了饭,然后开始想着怎么把杂志办起来。首先是人手问题。主编需要请个有经验的人,人选嘛,他还没想好。但是编辑他已经有想法了,唐月雯、佐天泪子,和他一个宿舍的卫国平、于敏和徐向东也可以。美术方面,月雯可以顶着,摄影师他可以自己来,也可以请一个。总的来说,都不是个事。关键点,还是要找到主办单位。人生创办的第一份杂志,他自然是想往大了办的。什么文学交流协会自然不用考虑,电视台他有人,作协……对了,王濛老哥现在可是燕京作协的副主席啊,完全可以找他帮忙。第二天,姜玉楼特意请假去了作协,找到了王濛。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王濛同意帮他想办法。说起来,姜玉楼可是个大富豪,办杂志不仅不用作协负担,还能为作协提供利益,谁会反对这种好事。了却一桩心事后,他才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身边的亲近人。卫国平和佐天泪子当即就答应了,于敏和徐向东还在犹豫。姜家四合院,姜玉楼的书房。姜玉楼带唐月雯回来,然后又把这个想法告诉她后,女孩忍不住问道:“玉楼,你怎么突然想要办文学杂志?”因为我想有个自己的杂志,在方便的时候可以骂人!姜玉楼当然不能这么讲,只道:“你知道我脑袋里想法多,有些写出来杂志社不一定收,我就想着自己搞一本杂志,发表我自己的小说。”“那要办什么类型的杂志?”唐月雯问道。姜玉楼指着书架,“你看。”唐月雯看了看架子,没添什么新物件,倒是多了一堆杂志。“你买这么多书做什么?”她奇怪。 “嘿嘿,你等一等。”姜玉楼神秘一笑,将杂志散在床上,一本本摆好。有影视类的《大众电影》和《大众电视》。有体育类的《健与美》和《新体育》以及《武林》。有科学幻想类的《科幻世界》。有文摘类的《读者文摘》和《青年文

摘》。有故事类的《今古传奇》。有纯文学类的《收获》《花城》《十月》和《当代》。十几本杂志整整齐齐,姜玉楼问:“你们猜,哪本销量最高?”“才不是,现在文学热,应该四大名旦(指四本文学期刊)卖的最好。”唐月雯道。“……”姜玉楼笑笑,拿起《武林》道:“1981年7月,《武林》面世,创刊号首印30万册,很快脱销。之后,《武林》第二期的印数即达到70万册,三、四期以后发行有100万册。第二年起,因为“粉丝”的大力追捧,《武林》由最初的双月刊改为月刊,销量直线上升。”“四大名旦虽然火,但受众是固定的,学生、知识分子和业内人士,文化稍低一些的人根本不爱看。”他又拿起《今古传奇》,道:“这个1981年创刊,现在发行量过百万。”“《读者文摘》,也是81年创刊,去年月发行量三万,现在差不多也是这个数。”“体育类瞧着热闹,其实销量中规中矩,因为受众也很固定。”“最高的其实是这个……”姜玉楼笑着道:“《大众电影》,单期发行九百六十万册,很难被打破了。”唐月雯大为惊讶,“九百六十万,太不可思议了!”“这也是因为这本杂志刚刚复刊,大家又对电影娱乐好奇的紧,所以才创造出这种奇迹。”姜玉楼解释道。“那也很了不起了。”姜玉楼又问道:“月雯,如果让你选一本杂志,而且一个月只能看这一本,你选哪个?”唐月雯思量片刻,选了《当代》。这有点出乎他的预料,本来他以为月雯会选择《读者文摘》或者《古今传奇》这样的杂志呢。毕竟这两种杂志看起来比较简单,也就是通俗性强。于是,他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因为你的作品经常发表在《当代》上面。”这一刻,姜玉楼的心都要化了。“月雯,以后你当我们杂志社的编辑好不好?”“我?”唐月雯忽然慌乱起来,“我不行的,我没有经验。”姜玉楼道:“没经验不怕,我可以找人教你。”唐月雯还想说什么,姜玉楼直接道:“月雯,我想你帮我。”闻言,唐月雯立刻安静了下来,紧紧靠在他怀里,“嗯,我会帮你的。”“月雯,你真好。”两人享受了片刻的温馨后,唐月雯道:“只是,我们都没有毕业,真的有时间吗?”“我会从其他杂志社请人过来当主编,也会招几个编辑,就算我们不在,也不会影响工作的。”“你既然都想到了,我就放心了。”姜玉楼捏了一下女孩娇嫩的脸蛋,打趣道:“怎么,还怕我把你的彩礼赔掉了?”“你好坏!”女孩羞的把脸埋在他怀里。之后连着几天,姜玉楼都闲不下来。既然确定要办杂志社,就需要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像以前一样,在居民楼里搞一个工作室就不合适了。找办公楼不是他的强项,这方面就需要专业人士了。他请卫国平和马嘟嘟帮他物色合适的写字楼,找到后他在去亲自看一看。“这层不行,装修太土,要改装的话还要花不少钱。”“这里的位置不行,员工上下班也不方便。”“这栋写字楼也太老了,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要拆迁,也不行。”“价格太贵,比之前看的几家都贵不少。”姜玉楼一连看了几个待租的写字楼都不满意。卫国平道:“玉楼,就剩最后一家了,再不行,就得等一段时间了。”“没事,我等得起。”租写字楼是大事,他想一步到位,不想经常搬家。还好,最后一家总算没有让他失望。“就选这里了!”在十六层的高楼中,透过玻璃俯瞰燕京,特别别有感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