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华的人生目标(1 / 1)

推荐阅读:

宋文将心里的担忧说出来后,静静地等待姜玉楼的决定。“你觉得这部作品问题很大?”“也不是,就是……在角色的身份背景的选择上有些过于大胆。”其实,如果是别人写这部小说可能都没什么。关键是姜玉楼,他的身份是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姜玉楼太有名气了,也太有钱了,不仅出过国,见识过外面的花花世界,还在国外拿过奖。虽说是文学奖,但就怕有人借题发挥。比如什么为资本主义招魂,为地主阶级喊冤啊之类的。有些时候,这个扣帽子也是讲究水平的,这个帽子扣在另一个人身上完全没有话题度,但是扣在姜玉楼身上,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姜玉楼笑了笑,问道:“宋主编,一个人的出生是罪吗?”“当然不是罪!”“那你觉得,抗日有错吗?”“也没有错,反而是值得褒奖的!”“那不就结了。说到底,一个人的出身没办法选择,在特定条件下,只要是抗日就是有功的。这样的两个人相爱、结婚,又有什么问题呢?”宋文竖起大拇指,“社长说得太对了,思路清晰,逻辑明白,难怪下笔如有神,写出这么好的作品!”“哈哈,宋主编过誉了。”“社长,我突然想到,在那个特殊年代,两个身份悬殊之人的爱情是极为少见的。这样的爱情应该很吸引人,读者们会喜欢的。”“究竟是喜欢还是厌恶,终归是读者说的算。”姜玉楼淡淡道:“咱们要做的,就是把可能的突发事件都考虑到,如果真有人攻击我的小说,也要有反击的方案才是。”宋文立刻道:“我明白了。”姜玉楼看了眼时间,说道:“今天也不早了,大家早些休息吧。”宋文点头出门后,看着编辑们期待的目光,嗓门洪亮的说道:“照常发表!”“啪啪啪。”编辑室里响起一阵掌声。在最终结果出炉前,他们也怕社长畏惧人言,选择雪藏这部作品呢。……之江,海盐县。邮递员如同往常一样将信件塞进这家人的邮箱里,然后又骑着自行车向着下一家驶去。于华从卫生院下班回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邮箱,从中取出几份信件。他一封又一封地查看,嘴里小声嘟囔着:“一定要有,一定要有我的回信啊!”只是,前几封信件都和他没关系,直到最后一封信,他眼前一亮,只见信件上面写着“《最文学》编辑部”的字样。于华控制不住心中的期待和激动,“嗷”的一声怪叫起来!他拿着信件回到屋子里,母亲正在织毛衣,父亲正在看书。“爸,妈,有你们的信。”于父合上书,问道:“哪里来的信,最近收到的信不少啊。”于华没有说话,只是脸带笑意,将信件分发出去,独留最后一封信在自己手中。“咦,还有你的信?”于母问道。于华面露得意之色,“是《最文学》给我的回信!”“《最文学》?”于父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是你投稿小说的那个杂志吗?”于华甩了甩手中的信件,得意道:“没错,就是他们的回信。”“有结果了吗?”于母语气颤抖着询问道。于华突然紧张了起来,“还不知道,我还没拆开看呢。”他这些年也投过几次县里的报社,可惜没有一次成功,全都可耻地失败了。要不是他看了报纸上《最文学》的征文活动,还真没想过投燕京的杂志社。太高大上了,他有些信心不足。不过新创刊的,倒可以尝试一番。于是,他就把之前写好的一部作品,寄到了《最文学》杂志社。两周时间过去,他都以为会不了了之,没想到还真来信了。于父催促道:“儿子,快点,打开看一看,万一成功了呢?”“诶。”于华点点头,然后在父母的注视下,打开信件后,发现里面还有自己的原稿。这个发现,让他的心沉到了底。父母看他脸色不对,一句话都不敢说,深怕儿子受不了打击。只见于华脸色难看的笑了笑,然后又取出回信看了起来。等他一字一句地读完信,又变成了欣喜若狂的表情。“爸!妈!《最文学》的回信上面说我的作品很有潜力,但是有些地方需要更改,让我改完稿子再继续投稿,他们还让我不要心急,也不要气馁,按照批阅认真更改!”“什么,儿子,你没开玩笑?”于父噌的一下从沙发上站起身,一个健步冲到他身边,低头看着回信内容。于母也凑到了他身边,两人看过回信后,才确定儿子没说谎。 儿子,这是要成大作家了?老于家,要有自己的大作家了?老两口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于华,想说什么,嘴巴张开又关闭,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好啊,好啊,我的儿子要当作家了!”于父笑着笑着,眼角出现了泪痕。于母同样激动,看着儿子的眼神满是骄傲。于华揉了揉发红的眼眶,颤声道:“爸妈,还没正式确定下来呢,我还得改稿子,等《最文学》的编辑满意了,我的作品才能发表。”于父于母脸上

满是激动,儿子这几年除了上班外的所有时间几乎都用于阅读和写作,作品也寄了不知道多少,可惜都被报社退了回来。他们当时都觉得儿子没有这个天分,再怎么努力,只是徒耗时间,不会有好结果。没想到啊,没想到,这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儿子这些年的坚持和努力,总算有了好结果。“儿啊,你可得认真改稿子,争取下一次投稿被选中。”于父激动地说道。于母道:“是啊,要是你的作品能发表,咱们家在这海盐县也能大大的涨一涨脸!”“诶,我肯定会认真改稿子,等我吃完饭,不,我现在就去改稿子。”于华说完,拿上回信和手稿就往自己的房间跑。“儿子,先吃饭,没力气怎么有精神创作!”于父想拉儿子却没拉住,“哎,这小子。”于父摇摇头,转头对于母道:“算了,晚饭给他留一点,他饿了会自己吃的。”于母也是无奈地点点头,只希望自己儿子别光顾着写作,熬坏了身子。再说于华回到自己房间后,把灯打开,然后坐在了书桌旁。就这一会儿,他又看了几遍回信,越看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恨不得昭告天下。“真好!”他咧着嘴傻笑,有这份回信,他下次投稿通过的可能最起码也会提高六七成。“我要当大作家了!”想到《最文学》许诺的稿酬,他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他不喜欢牙医的工作,相反,非常羡慕作家。高收入,名声大,还清闲,不知道比他现在的工作好多少倍。尤其是他的偶像姜玉楼,姜老师,现在还成了《最文学》的社长,更让他坚定走作家这条路。以后,说不定有机会见姜老师一面呢。于华畅想着未来,最后才打开了手稿。他看到需要更改的内容后,先是皱眉,然后是沉思,继而是眼睛圆睁。因为他发现,给他审稿和写改稿意见的人竟然是他偶像,姜玉楼!“姜老师,竟然是姜老师亲自给我审稿!”于华激动地从椅子上蹦起来,手舞足蹈根本停不下来。半晌,他才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大口喘着粗气。“啪啪!”于华拍了两下脸颊,意识到不能在得意忘形。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改稿,稿子如果不通过,一切畅想也只是幻想罢了。之后的日子里,他彻底和自己第一部作品扛上了。只要有时间,全部都用来改稿子。就算在上班时间,只要没有病人看病,他都会将空闲时间用来改稿。这一幕让他的同事看到后,纷纷摇头,觉得于华魔怔了。当医生多好,工作体面,也清闲,工资也不少拿。他倒好,非要当什么作家。作家是那么好当的吗?真好当,他还会被报社多次退稿吗?于华所在的一切在县卫生院引起了议论,只是他完全不在乎。只要能当作家,他就会辞职……呃,只要作家的稿酬能满足他的花销,他就会辞职,然后专心写作。这就是于华的想法,也是他对今后人生的规划。姜玉楼的成功让他对作家这个职业有了念想,《最文学》的征文活动,以及回信则让他的念想有了成功实现的可能。现在,终于到了最后一哆嗦。终于,在没日没夜的改稿下,他完成了《第一宿舍》的改稿。这次他是根据姜玉楼的指点完成的改稿,改稿后的故事比他第一次写出来的要好太过。他自己在回忆之前写的作品,都会忍不住脸红。“姜老师真乃神人也!”于华忍不住叹道。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和姜老师朝夕相处,写作方面绝对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可惜……于华叹了口气,将信封重新投寄出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