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百零八章 马孝出事(1 / 1)

推荐阅读:

姜玉楼同陈恺歌和张亿谋探讨一番电影工业后,姜玉楼第二天就和剧组一起回到了陕西,剧组先行前往阳平县勘景,为电影拍摄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而他则回一趟上河村。刚回到上河村,姜玉楼就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说是马孝家做生意失败,他们家的烧砖厂很可能要垮了。姜玉楼这次回来要待一段时间,本来是想着一边跟进剧组的拍摄,一边创作《风声》,顺便看一看乡亲们,没想到刚回村,就得到了这个坏消息。可是,他明明记得前世这个时候,马孝家的生意还很红火,怎么这一世,他们家就突然不行了。问过村里的老人,姜玉楼才得知事情的经过。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百姓的生活渐渐好起来,有些富农也有钱可以自己盖房子。马叔叔见状,决定乘着东风扩大生产,但也因此背上了上万块的贷款。本来,生意好的话,这点钱完全不成问题。但坏就坏在马叔叔为了节省开支他,又或者是太相信儿子的能力,以至于将砖厂最要紧的大型制砖机交给了马孝操作。期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总之似乎是发生了生产事故,砖烧出来之后表面看没什么,其实全是废品,一捏就碎。卖出去后,就被买家发现了,马叔叔因此赔了一大笔钱,剩余的砖也没法卖,资金链因此断裂,别说赚钱了,还贷款都成了难题。姜玉楼当场就愣住了,他记得马孝上得还是技校,怎么一点技术都没学。哎,马叔叔也是的,他也算是个中老手了,怎么会在这方面犯错。姜玉楼叹了口气,赶紧往马孝家赶,中途路过马叔叔家的砖厂时,那里早已没有往日的喧嚣。马家的院子门没关,姜玉楼直接走了进去。在院子里,他看到了不断唉声叹气地马叔叔。姜玉楼看着眼前的中年人,轻声呼唤道:“马叔叔。”马叔叔原本乌黑的头发,也变得花白。“啊,玉楼你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也好让马孝去接你。”姜玉楼看着强颜欢笑的马叔叔,犹豫一番后,说道:“马叔叔,砖厂的事情,我知道了。”“啊……知道了?”“知道了。”马叔叔身上的那股气瞬间泄了,他骷髅着身子,喃喃自语,“唉,都怪我被钱蒙住了双眼,本来老老实实不扩产,砖厂的盈利足够我们家过上好日子。现在好了,欠了信用社上万块的债务,怕是这一辈都还不完。”姜玉楼知道马叔叔只是一时转不过弯来,便宽慰道,“叔,一万来块算个啥,以我和马孝的关系,没有理由不帮他。这笔钱我出了,你们拿去先用着,有了这些钱砖厂就能再开起来,等出上几窑砖,别说一万,就是十万也算不得什么。”马叔叔听到这话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喜色,同时还有几分担忧,姜玉楼是和儿子关系好,但说破天了,就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按道理说马家的事情和他没关系,现在玉楼如此热情帮助,他是既高兴又担忧,要是生意再没有起色,他们家这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我先去马孝那看看,他这些日子心里也不好受。他是那么要强一个人,结果……”姜玉楼叹了口气,也没再多说什么,说再多也没用,等砖厂生意重新好起来,马孝振奋了精神,一切都能回到从前。“那……那你去吧,马孝最近心里是挺苦的。说起来,这件事也不怨他。”马叔叔神色复杂,心里也很难受。姜玉楼点了点头,走进里屋后,在马孝的卧室看到了他。马孝一个人呆坐,整个人看上去憔悴了许多,两只眼睛里满是血丝,这幅样子哪里像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许是姜玉楼进来的动静惊醒了他,他一见是姜玉楼来了,起身想要打招呼,只是话到了嘴边,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姜玉楼走到他身边,叹了口气,问道:“抽烟吗?”马孝点点头。姜玉楼从包里摸了包中华,抽出一根烟递给了他,“还在自怨自艾呢?”马孝点燃香烟,刚抽一口,听到这话,顿时被呛得连连咳嗽,好一会儿才苦笑道,“唉,玉楼在大城市倒是学会开玩笑了。”姜玉楼沉声道:“我可没开玩笑,这不像是我认识的马孝。” “你那么聪明,应该也知道了,我们家的生意玩完了,现在欠了信用社一屁股债,还有工人的工资……唉,都怪我无能啊!”马孝眼眶通红,说到动情处,更是用拳头捶打脑袋。“啪!”姜玉楼扇了他一巴掌,“你看看自己成什么样了,你的压力有叔叔大吗?叔叔头发都白了,你还这样子,不能为他分担压力,有你这么当儿子的吗?”“玉楼……”马孝怔怔的看着他,有难过,有愧疚,也有委屈。姜玉楼怒道:“咱们当了这么多年的兄弟,你遇到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就不来找我?你说,你还当我是兄弟吗?”“我也想过来着,但…..上万块钱我哪能这么做……”马孝很是痛苦,他一个人受苦也就罢了,这是他自作自受,但他不想害了好兄弟。姜玉楼问道:“我就问你,如果是我家出事了,你帮不帮?”“帮!”马孝回答的很干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显然都是心里话。<

/p>“这不就得了。我出事了,你会帮我。你出事了,我又怎么能看你落难呢?”姜玉楼心里一暖,又宽慰他,“你忘了?我现在可是大作家,一万块对别人来说可能很多,但对我来说,也就是一本书的基本稿酬而已。”“我刚才和叔说了,这笔钱我先给你们垫着,等你们经济宽裕了再还不迟。”“玉楼,你说我是不是太废了。”也只有在好兄弟面前,马孝才能吐露心声。这段时间他天天早出晚归,不想和村里人碰面,只闷头干自己的农活;就算如此也没少受村里人责怪,那些在砖厂干了一个多月还没拿到工钱的,都来向他讨债。他本来觉得自己上了技校,也不会太差,结果操作机器后,发现自己不过是七窍通了六窍,理论联系不到实际,把好好的砖厂差点整垮了。经历了这样的事情,马孝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也许他就不适合做生意,不适合做技术工种,干脆趁着这次受挫,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得了。姜玉楼说道:“你不是太废了,你是太小巧操作机器的工作了。以为在学校学了点知识,什么都能干。其实,压根不是这样。”“是啊,是我粗心大意,要不是我也不会连累父亲……”想到那段日子,马孝又露出痛苦的神色。“我觉得这次失败也好。”姜玉楼给他灌着心灵鸡汤,“有道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又,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是成功之路对你的考验,通过了,自然是一路坦途,不通过……你难道甘心一辈子操弄农事?”“不,不甘心。”马孝想了想,坚定地摇头。姜玉楼道:“那不就结了。这次以后,你和叔两个人父子同心,一起把砖厂经营好,以后我也好给别人吹,我的好兄弟马孝是商业大亨。”马孝笑了笑,也不知道是父子同心经营的话打动了他,还是马孝是商业大亨的话让他发笑。笑过后,马孝又有些忧虑,“玉楼,你的钱我还是不能拿。”“别傻了,你要是觉得拿着不安心,给我写个借条好了,和银行一样算利息,等你赚回来再还我。”姜玉楼不仅是想宽马孝的心,更是在慢慢引导他如何做个真正的商人,对于商人来说,借贷并不可怕,有借有还就行。“现在银行存款利息又不高,我与其把钱存银行吃利息,还不如借给你,我想你也不会让好兄弟吃亏吧。”姜玉楼还开起了玩笑。马孝脸上终于绽开一丝笑容,他被姜玉楼的话逗乐了,也开起了玩笑,“早知道我们家也不找银行借钱了,直接找你合伙,有你的财力支撑,啥生意干不成。”不管怎么说,马孝的心情总算好了点,姜玉楼继续开解道,“其实要我说,你这回失败也可以说是好事儿来着。”他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心实意。见马孝不解,姜玉楼便解释了一番,“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会碰到问题,现在出问题总比以后摊子搞大了出问题强。”马孝一琢磨,似乎还真是这个理。他记得老爹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他那个时候完全沉浸在了失败的情绪中,完全听不进去。姜玉楼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回倒了咱不怕,能吸取教训,下回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对,玉楼不愧是文化人,看的就是比我深,比我远。”马孝哈哈一笑,道。姜玉楼有些哭笑不得,“去你的,搞的你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一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