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百三十九章 先砍掉三分之一的节目(1 / 1)

推荐阅读:

$央视大楼,迎新春晚会筹备组会议室。姜玉楼这个顾问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这是好事,但他一开口就把与会众人震了个七荤八素。大家倒是不恼,反而觉得他言之有物。是啊,六七个小时的节目流程,观众不累他们这些节目组的也会累啊。这点真得考虑到,毕竟是直播不是录播,要考虑的太多,不能出错漏。于是,气氛很快凝重了起来。过了一阵,还是黄一鹤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姜老师,你觉得这份节目单需要砍掉哪些节目?”“砍歌舞、砍武术,砍杂技,砍京剧。每个类型的节目都有要砍掉的,同类型节目太多,观众也会有审美疲劳。”姜玉楼的声音铿锵有力,有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味道。“啊?要砍那么多类型的节目吗?”“会不会太激进了。”“这些节目各个团体的同志们排练也很辛苦的。”“是啊,说砍就砍有点说不过去。”姜玉楼刚说完,底下便开始窃窃私语,显然他的说法大家并不认同。他们在质疑,姜玉楼却显得很平淡。那副从容不迫的模样,颇有些大将之风。黄一鹤也是看出了他的胸有成竹,便进一步询问道:“诚如大家所说,这些节目都是大家辛苦排练出来的,要是一下子就砍掉,我怕大家受不了。”“没什么受不了的,我有四个字送给他们。”黄一鹤问道:“哪四个字?”众人也看向了他,这一刻,姜玉楼已经成了焦点。他淡淡一笑,道:“择优录取罢了。”“择优录取……”黄一鹤摸着下巴,若有所思。他明白了姜玉楼的意思,只是他还要权衡利弊。姜玉楼见众人还在消化他的那四个字,也不打扰,而是捧起杯中的热茶,美滋滋地喝了一口。众人看他优哉游哉的模样,既钦佩,又羡慕。他们也不觉得姜玉楼是持才傲物,一来他是真有才华,而且又不是混曲艺圈的,二来,他说的也是言之有理,大家也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该说不说,他是真的帅气啊,是那种男女都欣赏的帅气。因此,他一来就把众人脸打得不轻,众人也实在是对他生不出恶感来。等黄一鹤权衡利弊后,正想说些什么,看到姜玉楼在那悠闲地喝着茶,不由笑了起来。“姜老师,我们央视的茶还好喝吗?”“好喝,我觉得比我家买的茶好喝。”“哈哈,好喝就行。”黄一鹤笑过后,又问道:“姜老师说的,我刚才想了想,觉得很对。只是,具体该怎么砍,你心里有成算吗?”姜玉楼放下手中的茶杯,正色道:“那我就举几个例子吧,黄导、邓导,还有大家姑且听着,要是有不对的,欢迎指正。”众人点点头,等着他详细说。姜玉楼没让众人多等,接着道:“咱们先说说京剧类节目,大家觉得六个节目是不是太多了。”他不说,众人还没察觉,现在一看,好家伙,一个京剧节目就占了整个节目的十分之一,还真不少。姜玉楼见他们意识到了问题,便接着道:“京剧有局限性全国那么多省,喜欢并且接受京剧的并不多,我认为留下一个节目就好,如果观众评价高,以后还有晚会再上一个节目也行。”“一个?不好吧,京剧可是国粹。”有人一脸为难。姜玉楼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咱们这是迎新春文艺晚会,是面向全国人民的直播表演,并不只有京城观众。”京剧是有传承和保护价值,但受到电影电视等娱乐载体的冲击,受众越来越小也是不争的事实。众人不再说话,算是默认他的这一提议了。接着,姜玉楼火力全开,笔一划就是多个节目被砍掉。“刘晓庆的节目太多,留一个唱歌节目吧。”“武术留一个最有观赏性的,同为国粹,每年上一个不一样的让全国人民开开眼也挺好。”“魔术杂技也各留一个吧。”“猜谜这种节目需要和观众互动才有意思,让大家看主持人和嘉宾猜谜,有意思吗?砍掉吧。”在姜玉楼的操作下,名单上的节目已然不足四十个。看着现在的名单,姜玉楼摸着下巴,觉得数量上总算降下来了,但是质量方面还有待商榷。可是其他人脸色都不太好,黄一鹤苦笑道:“姜老师,你把节目删了那么多,那添加哪些上去才好呢,总要有替代节目吧。” “我看了下咱们的节目单,发现语言类节目太少了。”姜玉楼指着节目单,开口道。语言类节目?众人虽然是第一次听这个词汇,但是很快明白了这个词的含义,以及所囊括的节目。邓在军摇头道:“姜老师,你仔细看节目名单,咱们的语言类节目可不少。”“语言类节目难道只有相声吗?小品呢?”姜玉楼反问道。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邓在军和黄一鹤都是导演,又怎么会不了解小品。“小品也能登上迎新春文艺晚会?”“我觉得小品非常适合迎新春晚会这个舞台。”姜玉楼的话使得黄一鹤陷入沉思

,他也有些拿不准主意。邓在军有些为难,“姜老师,这急切间好的小品剧本和表演的团队也不少找啊。”“咱们华夏卧虎藏龙,只要有好剧本,表演者想必很好解决。”姜玉楼笑了笑。好的剧本,说起来容易,这创作又哪是这么容易的……咦?邓在军突然看向姜玉楼,要说现在筹备组里面,谁最有剧本创作才华,肯定非姜玉楼莫属。有他在,自己还发愁什么剧本啊。只是怎么让姜老师答应呢?有了!邓在军突然开口道:“咦,姜老师,我想到有个人很适合创作小品剧本。”“那就好,看来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一时之间,姜玉楼心情大好。邓在军苦笑道:“有难度,那位老师工作也挺忙,不一定愿意帮咱们这个忙。”“你就这么跟他说,咱们这个迎新春晚会既是迎接新春,又是为了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意义重大,而且写个小品剧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姜玉楼哈哈一笑,开始给她支招。“这样就行吗?他不会生气吧?”“这是好事,谁会拒绝呢?”见他这么说,邓在军放心了,“姜老师,请你帮我们写几个小品剧本吧!”姜玉楼:“……”他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好家伙,感情邓导在套路他啊。姜玉楼苦笑着摇了摇头,叹气道:“所以,邓导是想让我帮着写个小品剧本?”邓在军笑道:“您是写剧本的大拿,而且现在时间紧任务重,只能拜托你了。”“邓老师,您太高看我了。剧本这种东西我只是略懂,真谈不上精通。”姜玉楼无奈道。好嘛,他这算是作茧自缚了。邓在军言辞恳切,,表情真诚,“姜老师,你可千万别这么说。您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和能力,大家可是有目共睹的。再者,小品我虽然了解不多,但说白了,无非是说和演的艺术而已。您写过话剧剧本,也写过电视剧和电影剧本,小品剧本对你来说,想来也不算什么。”黄一鹤也来了一记助攻,“姜老师,这一届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我们央视推陈出新的决心很大,你说的小品我觉得很有节目效果,但说到底我们都没有经验,还是非常需要你的帮忙。”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姜玉楼再拒绝就是打自己的脸,“我也是第一次写,不一定写得好。”邓在军欣喜道:“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姜玉楼连忙摆手,“可别,我自己都不放心我自己。”刘晓庆看着眼前一幕,眼睛里只有羡慕。在场这么多人,能被两位导演这么捧着的,只有姜老师一个。不过他是真有才,他们也羡慕不来。姜玉楼要是知道她的这个想法,肯定会不以为然。两位导演如此倚重他,正是看中了他的能力,这是重视,也是责任,而且还是重逾千钧的责任,实在不好背啊。黄一鹤道:“姜老师,这个小品你有什么想法没?”姜玉楼想了想,回答道:“小品想要深入百姓心里,必须瞄准生活,要从群众中汲取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要多用鲜活的语言,以生活为底色,从小家庭中折射大社会。”他怕众人不明白,便更进一步解释道:“真正好的东西在民间,坐在屋子里是编不出来的,而是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提炼的东西不能只有感官愉悦,更要感动灵魂。”“姜老师说得太有道理了!”“古时《诗经》不就是采风民间吗。”“艺术这个东西,来源于民间,更要扎根于民间,没想到姜老师一届文人却比我们这些曲艺工作者还看得清。”姜玉楼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见此,黄一鹤也认可了他创作的大方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