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百四十一章 导演组的感激(1 / 1)

推荐阅读:

姜玉楼很开心,以至于他第二次来到央视大楼开会的时候,那笑容完全收不住。有些同志对他不了解,看到他笑得那么开心很是疑惑,有心里藏不住事的问出来,姜玉楼也只是笑而不语。少数几个了解他的,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开心却也不会宣扬出去,他们只会在心里羡慕。《人生》的火爆他们也知道,说起来,这几个人也有路谣的书迷呢。只能说,姜玉楼和他的《最文学》真要赚麻了。没等多久,导演组两位核心成员到场,会议正式开始。黄一鹤刚说了句会议开始,就有筹备组的成员开始抱怨,“黄导,好些个节目被砍掉的京剧团体和魔术团体都在向我们抱怨,说是准备好好的节目,咱们筹备组说砍就砍,一点都不和他们商量,是不尊重他们。唉,现在大家的怨气很重,我怕会出事。”“他们想要抱怨就冲我来好了。”黄一鹤面色严肃,看着那人道:“节目的编排是导演组和顾问团的工作,在节目开始之前,任何节目都有拿下去的可能。虽然很可惜,但为了节目的整体效果,有些节目被拿下也是必然的。”接着,他又加重语气,“这次迎春文艺晚会台长和上面的领导很重视,而且还是首次直播,我们都没有经验,想要万无一失必须综合考虑,现在姜老师给我指出了之前工作的不足,我们就不能在装作不知道了,否则到时候出了岔子,只能证明我们无能。”见他说得这么严重,众人都不敢开口说话了。会议室沉默片刻后,才又有人道:“黄导、邓导、姜顾问,距离晚会已经没有多少天了,可现在还缺几个小品没有确定,对整个晚会的编排有不小的影响……”说着,他的眼睛往姜玉楼身上瞟。砍节目是姜玉楼提出的,小品的剧本也是由他负责的,要是因为他的原因使得晚会失败,他们可不小承担这个责任。姜玉楼眉头一挑,当即举起右手,发言道:“黄导,关于剧本我说两句……”只是他的话说到一半,便被黄一鹤打断了,“姜老师写的是小品剧本,你们当时写作文啊,这才几天就能写好?都耐心点。”说罢,他又看向姜玉楼,语气诚恳,“姜老师,剧本急不得我是知道的。小品是个很新颖的节目,但我们要的是精品,也只能是精品。”“谢谢黄导的体谅,只是剧本我已经写好了,就带在身上,请黄导、邓导还有各位帮着斧正一下。”姜玉楼笑容爽朗,态度谦逊,他们很难产生恶感,至于之前也不是在针对他,只是在为晚会担忧。既然黄导都发话了,他们肯定会体……谅个屁啊!你要不要听听自己说什么,小品剧本已经写完了?距离上次开会布置任务这才过了几天?你再是神枪手,小品剧本再短小,这个创作速度也过于离谱了吧!黄一鹤本来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看到其他人的表情,还有姜玉楼从包里取出的剧本,他确定之前没听错。姜玉楼……他真的用几天时间创作出了小品剧本?事实摆在面前,他想不信都不行啊。难道……姜老师只是在应付差使?不太可能吧?只是小品不论如何短小,想要创作出精品剧本,总归是不容易的。他之前还和邓在军聊过,觉得姜玉楼一周时间创作出一个剧本都算是名不虚传了。结果,这才过去了三天,他就拿出了剧本。不,应该还不到三天。他可是听说,《人生》签售会他也在现场。这样一想,姜玉楼的创作速度可就太恐怖了。不管他心里活动多么丰富,此时剧本摆在眼前,也没有不看的道理。于是,他接过剧本和邓在军一起研究了起来。这么一看,两人对姜玉楼的创作能力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流里流气的演员:这不对吧……一脸正气的演员:什么不对啊?流里流气的演员:这服装不是我的。一脸正气的演员:是你的。流里流气的演员:你肯定拿错了吧……一脸正气的演员:什么拿错了。流里流气的演员:我看看你穿的。一脸正气的演员:你别看!这个是你的!流里流气的演员:不是我的。一脸正气的演员:你是叛徒。流里流气的演员:(惊讶不解)我是叛徒?哪部戏?一脸正气的演员:就这个戏。流里流气的演员:啊这回,这回我又叛变了?一脸正气的演员:你看——流里流气的演员:没有啊。 一脸正气的演员:咱们这个戏前三场。……”《主角与配角》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小品作品,它通过精湛的表演、巧妙的情节设计、深刻的主题和幽默生动的语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诺斯罗普·弗莱说过,喜剧,就是两个团体的冲突。非主流的群体需要得到认同感,于是用夸大差异的方式,比如自嘲,来引发笑料,反衬出主流的愚蠢、虚伪与荒诞。低劣的喜剧,是强者嘲弄弱者。高级的喜剧,是从弱势角度自嘲,然后将强势的一切,通过去神圣化,以制造反差。原作陈小二一向如此:小人物角度,平民的胜利,

对刚正不阿道貌岸然的老茂儿,来一点小戏谑。《主角与配角》,就是一出精彩的逆袭戏,但又不止于此。对各种既定刻板偏见和规定程式的嘲讽。平民逆袭。反转再反转。身份迷失。角色主动被动互换。妙在所有经典台词与经典包袱,都来自情节,而非文字游戏。“队长别开枪!”“托我给您带个话!”“你个浓眉大眼的”这些台词,既不靠攻击,也不靠文字游戏,单摘开来并无可笑之处,融进段子里却能引人大笑。其实主线是配角们的辛酸经历,但也没强行拔高煽情。轻盈又漂亮地处理过去了。这部作品登上春晚舞台的时间1990年,已经播出便大获成功,之后观众们更是百看不厌。这个小品里的经典台词太多,也太密集,只是看个开头,黄一鹤便已经乐不可支了。八十年代不是没有笑话,也不是没有段子,但以导演的见多识广,本不应该如此容易失态,只怪小品太经典,他忍不住啊!如果是普通人,看到这个剧本不会觉得如何。但黄一鹤和邓在军不一样,他们是导演。只是念了两句台词,颇具喜剧色彩的画面已经出现在脑海里,且挥之不去了。邓在军同样是如此,黄一鹤的笑声仿佛打开了一个开关,她也顾不得矜持和形象,捂着肚子疯狂大笑。这一幕使得围观群众都惊呆了,他们在想两位导演是在演戏,还是剧本真的那么有趣。他们的心就像猫抓一样,痒得厉害。想看,又看不到,难受的一匹。还是严顺开资历老,加上是喜剧人,心里好奇也不想隐藏,便问了句,“导演,姜老师的剧本能让我们也看一看吗?”“对,我们也想看。”“真的那么好笑吗?”“让我们也开一开眼吧。”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黄一鹤也不好霸占不让人看,便在征得姜玉楼同意后,把剧本给了严顺开。严顺开也是老喜剧人了,一眼就看出了作品的优秀。他再看姜玉楼时,眼神都变了,没有了隐藏的轻视,而是变得慎重起来。其他人在一一看过这个剧本后,也和严顺开一样,看姜玉楼的眼神复杂。他们都知道姜玉楼写小说厉害,可没想到他在喜剧和小品方面也有如此出众的才华。莫非,世间真有天纵奇才不成?就在众人感叹时,黄一鹤和邓在军两人对视一眼,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姜玉楼果然名不虚传。两人庆幸选择让姜玉楼当顾问,更庆幸让他创作小品剧本。如果没有之前的选择,又如何有如此精彩的小品剧本。除了这个剧本,还有另外两个,两人互相换着看。本以为《主角与配角》是巅峰了,没想到另外两个小品一点都不遑多让,同样的短小精悍、同样的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如此优秀的作品放在一台晚会上演出,两人已经可以预料节目播出后,会引起怎样的轰动了。王炸,这才是筹备组的王炸啊!这一刻,两人心中的担忧和压力瞬间消失不见,看向姜玉楼的眼神更是带着感激。黄一鹤看了看手中的剧本,然后开口道:“姜老师,这剧本……”“怎么,黄导,你看剧本还有什么需要更改的地方吗?”姜玉楼询问道。黄一鹤苦笑道:“姜老师,您就别拿我打趣了,我哪里有这个水平,改编如此完美的剧本。”改不了,完全改不了,删一字嫌简,添一字嫌烦啊。“黄导谦虚了。”姜玉楼笑了笑。“那个,姜老师,我们是想说,这三个剧本能不能都拿来在晚会上使用?”“没问题,这三个小品剧本本就是为咱们晚会准备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