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645.人生向暖(154)一更(1 / 1)

推荐阅读:

人生向暖(154)“西部?”赵一清拿着电话,“明和跟金思晔接触,说的是西部的事?”“服务人员听到的,也没有特意避开谁。”电话那边就道,“明总后天的机票,直飞lan州。”“好!谢了。”赵一清挂了电话,扭脸看电视,电视上的画面都是西部贫瘠的土地,他喊白丹:“声音放大。”电视的声音大了起来,国家台的新闻说的都是西部开发。他坐在沙发上,认真的看新闻。直到新闻结束,他才抓了遥控板,关了电视。良久才道:“怪不得呢!”就说呢,“那么大的利益……这两口子怎么就退的这么利索呢。”什么?赵一清指了指电视,“听见了吗?当大笔资金往西部投的时候,那边就有钱赚。”“比向荣酒业……”这是什么胡话!压根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女人果然还是得找带脑子的,白丹这种的用处真不大。赵一清起身,整理了整理皮带,“那边五个省,国家政策倾斜,资金倾斜,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小的企业能比的了的?”什么眼界和格局?“我就说呢,金思晔和林雨桐在向荣酒业的股份说卖就卖了,感情腾出现金来是往西部投资去的。”赵一清说着就喊秘书:“武泉!”武泉从外面进来,“赵总。”“搜集资料,要西部上马大项目的资料。”武泉应了,转身出去了。四爷从地图上收回视线,然后扔下手里的笔。桐桐将手里的水递过去:“先调虎离山?”叫他撒了这口肉,咱才好从容处理。桐桐的手指在西边的几个省流连,然后点了几个地方:“这里缺水……严重缺水。”是啊!缺水。“水资源匮乏,但是其他的能源和矿产储量却极其丰富。”武泉将资料递过去,“根据近两年的最新勘探数据,西北地区各类矿产、能源资源储量十分的丰富。”赵一清接了资料拿到手里翻看起来:盐、石油、天然气等等!像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这些大型的项目没有一个不是跟能源相关的。而金思晔和林雨桐就是做能源的!新能源、传统能源,能源与能源的合并兼容,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想着往西边发展,很可能新能源集团的网格铺设可能已经靠近西部省份了。他摸出电话,打给陈秀华:“陈总,得闲吗?约您吃个饭。”陈秀华起身将办公室的门关上,这才忙道:“不巧,最近有点忙,实在是抽不开时间。等忙过这一段时间……”“知道陈总忙!”赵一清朝后一靠,“但饭总是要吃的嘛!也不叫陈总为难,晚上我去您家里拜访……”别别别:“我知道一家农家铁锅炖,饭馆在郊区……”省的被人看见。赵一清这才笑了:“好!回头把地址发给武泉,晚上就铁锅炖了。”陈秀华出门都是打车去了,这饭馆有小屋小炕的单间,她选了这种的地方,一顿饭吃下来二三十块。一般想请客体面的农户都甚少上这里来。但这里是她表弟开的馆子,只能在这里了。赵一清走的是乡间路,从后门进的,“陈总真是会找地方。”“没法子!我在单位的日子也不好过。”陈秀华客气着,请对方入座。外间武泉和司机守着炉灶吃饭,里面两人能很安生的说话。赵一清就是想了解一下,新能源集团那边最近有什么新动向。陈秀华心里松了一口气:问这个呀,吓人一跳。这不是什么秘密。“金总要推动能源并网。”能源并网?“是!油、气、新能源,相互合作,大网格与小网格并进。”“走到哪一步了?”“周边省份基本谈妥了,最近好像要朝着西边推进。看最近内部工作的分工调整,金总似乎要出差不短的时间,我估摸着是跟西北那边有的商洽。这不仅是新旧能源之间的合作,还是跟当地政府的合作。”也就是说,金思晔最近要往西北去啊!巧了不是!明和也要往西北去。赵一清笑了,觉得这顿农家铁锅炖的滋味还不错。再回来的时候很晚了,但赵一清还是敲响了明和在酒店的房间门。明和都躺下了,穿着浴袍,问说:“谁呀?”“明总,是我。” 赵一清?来的够快的!明和将门给打开,“哟!赵总,这么晚了……你先打电话嘛!瞧我这衣冠不整,失礼了!失礼了。”“是我着急了。”赵一清朝里指了指:“不会不方便吧。”“嗐!一个大男人,有什么不方便的。”明和让开位置:“请进!”果然就一个大男人!明和给对方递了矿泉水,却没打开,而是在另一张沙发上坐了:“这么晚了,赵总不会是找我来聊天的吧。”赵一清一边笑着,一边扫了一眼茶几上一厚沓的资料,只看见‘西北’‘五省’‘资源’‘调查’这几个字。明和抬手将资料一规整,挪了位置,别人便看不见了。赵一清笑了笑,“听说明总要走了?”“哦!事办完了,该回了。”“回京?那一起!”明和摆摆手:“先不回京,有一些小事,

去外地一趟。”“西北吧?”赵一清一脸的你什么都瞒不住我的样子。“我的赵总呀,你的消息够灵通的。”明和一脸的无奈,“看来呀,这春城对你赵总可当真是没有什么秘密。”“见笑!见笑!朋友多嘛。”赵一清开门见山的问:“咱呢,说起来有合作基础。有什么好的项目,我还是希望能跟明总这样有气魄的企业家合作的。”明和连连摆手:“赵总误会了!我是要往西边去,但说到发展……为时过早!我们……”说着,像是失言了一顿,语气一顿,“是我!我此次去,主要是为了公益项目,是为了扶贫去的。”赵一清听出这个意思了:他强调是他自己,可其实他背后有金思晔的资本,他们还是暗地里在合作了。只是那两人隐在了幕后,前台交给了明和。什么公益项目?什么扶贫?谁信你的鬼话。这种操作,一般都是在当地没有背景,先砸钱做点扶贫,叫当地的官员有政绩,捆绑在一起之后,才好谈其他。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其实呢,这也正是自己的短板。自己就对本省熟悉,去别的地方……自己也没那么大的能量。于是,自己当然也就处处受制于人了。像是明和这种背景不显的人,都敢借着东风去西部谋求机会,自己为何就不行呢?他就说:“公益好啊!做企业嘛,当然要有社会责任!扶贫,这更是义不容辞!这样,你要不介意,咱俩搭个伴。”明和做出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来:“赵总,我再说一遍,此行目的真的很简单!第一,实地去当地看看……”看看投资环境,懂!“第二,主要聚焦缺水干旱地区……”越是穷,越是不方便,越是需要大笔的扶持项目,而这种的一般竞争比较小,我懂!反正就是花不了多少钱,帮当地修修蓄水池之类的。当地的官员因此而得政绩,跟你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此,当地若是有什么大的项目,你必是能分一杯羹的。何况,你跟那边真的没有桥梁吗?金思晔不就是桥梁!他是靠着官方的身份敲开对方的门,而你能通过给人家补政绩的方式拉拢上别的关系,将利益捆绑。你们这一步一步的,可当真是算的准呢!有这条路子做退路,别说一个向荣酒业了,就是十个向荣酒业,那两口子也能卖了股份,因为人家有更来钱的路子嘛。他们吃亏了吗?面上是吃亏了,大家都觉得他们吃亏了,受了大委屈了,可其实呢?人家背后藏着后手呢!真他娘的精的跟猴似得!利益那般的大,怎能不动心?这次自己还真就做一回狗皮膏药:黏上了!至于春啤那边……真要是这条路通了,那个烫手的山芋自己未必得揽着。争议太大,惹的非议太多,得不偿失了!换个方向,利益更大,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一再表示:“钱这个东西有多没少的,放在银行里对咱们来说是什么?就是一串数字。但做慈善,扶贫,叫钱变的有意义,这就不一样了!这事是我一直想做也必须做的事!”这么说人家当然也不信了!赵一清就一脸的尴尬:“我跟林总之间有些误会,她说的那些话……我也不跟她计较!日久见人心嘛!现在有些老朋友信了,我也不怪他们……但是呢,这次的事也确实叫我长教训了,瓜田李下的事不能做,也叫我认识到了一个好口碑的重要性。”他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明总呀,把我自己说的高尚了,我也觉得假!你就只当帮我一个忙,叫我把这个钱花出去。不为别的,就为了买名声,有个好口碑的!我就是人有问题,但钱……可都是真金白银,花在值当的地方就是有价值的嘛。”明总推脱不过的样子,“金总近期也要去……这要是碰上了,我不好交代呀!”赵一清一脸的:你们背后果然有鬼。明和尬笑了一下:“这样,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咱们电话联络,互通有无,成吗?”成!那就说定了。把客人送走,明和冷笑了一声,拿出了手机。四爷接了电话,‘嗯’了好几声,这才挂了电话。桐桐将床头灯关了:“上套了?”嗯!桐桐嗤的一笑:上套了就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