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551. 人生向暖(60)三更(1 / 1)

推荐阅读:

人生向暖(60)一说有生活补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所有挤压出来的时间,那都是有报酬的。如果之前想的还是试试的话,那现在可以说是他们比谁都急切的希望项目能批下来。但显然,再快也得是过完年以后的事了。七个人开了个会,在校外的馆子吃了顿饭,就都散了。大学生过年回家可是个大工程,多是跟老乡一起走的。张一男家在本地,但她还是申请了住校不回家。她带了几个家教,回来就是睡个觉。学校允许留人,只要挪到一栋楼里,方便管理就行。其他人坐飞机坐火车的,陆陆续续的也就都出发了。本来本地的同学该帮着送一送的,但她年纪小,大家都不让她送:“你赶紧回吧!有老乡帮忙,拎得动。”不用在春运的时节赶车,这简直是太好了。一人拎个大包,直接回家了。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可以过的很从容。家里的老人都回家过年了,堂哥和堂姐也都回老家了,燕燕是放寒假了,堂哥是年前店里没啥活了,回去准备相亲去了。林守道每天去店里坐着看电视,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是看个店,没啥事。田易阳这班上的就不咋香了,按部就班,一点也不自由的感知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大冷天的,爷俩在被窝里不起来,但她得卡点起来。做早饭吧,一个人的也犯不上,干脆去食堂吃算了。只能在走的时候叮嘱林守道:“等你姑娘起来了,你去外面买点油条豆浆……”嗯呢!别管,还饿着我们了。事实上是桐桐出去买的早饭,得用保温的饭盒,外面还得裹上一层棉套子才成。这路跟外面已经彻底的连通了,自家这一片用铁栅栏围起来了,外面挂着‘钢厂八区’的牌子。自家划分到八区,金家也在八区,但是以前住的楼就在十三区。之所以划分的这么细,就是很多楼与楼之间的路就成了连通外界的小路了。不是主干道吧,但并行两辆车还凑活。不过是很多绿化就没有了,成了路面了。但好处也有,就是小区里做生意的人多了。有些干脆就是窗外挂个招牌,外面支着个摊子就做起了小买卖。坏处嘛,就是想跟以前一样,走哪里都能饶出去,这怕是不行了。板块一样,分片管理了。从以前楼边的广场穿过去就是八区的大门。一间铁皮简易房充当门房,铁栅栏门开着也不锁。桐桐只管往出走,都要出去了,听见门房里有人喊了一声:“那个闺女……”谁呀?桐桐回头看了一眼,除了自己也没别人呀?她指了指自己:“叫我?”这人喊:“那个……是林家的闺女不?你跟我外甥是同学。”桐桐:“……”李翠的兄弟李壮呀,“叔,有事呀?”“叔走路不大方便,你给叔捎带五根油条,两个鸡蛋呗。”桐桐应的可痛快了,然后朝那边走了几步,伸出手来,“叔,我只带了我的早饭钱,没垫付的!您把钱先给我……”“等下!叔给你取。”李壮床的厚的呀,一层一层的摸。桐桐站在外面,雪落到身上的厚度都需要拍打了,人家才一副懊恼的样子:“哎哟!叔忘了带钱了……这么着,你跟卖油条的三猴子说,就说是我要吃,回头给他结账……我跟他爸关系好……”桐桐问他:“谁是三狗子?”“三猴子!”什么三狗子。“谁是三猴子?我不认识呀。”桐桐说着就喊:“大家谁认识三猴子,帮李壮叔去赊几根油条去……顺路的搭把手……”这会子有进有出的,外面还有摆着摊位卖烤红薯和炒栗子的,这一喊,都往这边看。桐桐跟李壮摆摆手:“叔,我真不认识!我帮您喊人了……您再等等。”说完直接就跑了。李壮:“…………”这孩子是咋考上大学的?书呆子嘛这不是。路过的这个说一句:“哟!又想吃油条了!上回我给你捎包子的钱,你还没给呢。”那个说,“这不是病了,这是馋痨鬼上身了吧!要不找个大仙叫瞧瞧!”桐桐哧哧哧的直笑,人可能到了一定份上,就真的不大要脸要皮了吧。她闻着烤红薯香,看着烤栗子也香,往前再走,果然有一家炸油条的,香味飘过来勾的人肚子咕咕叫。阳台外搭建个塑料棚子,想吃脆生的就在这里吃就完了。“要一碗豆浆,两根油条,一个鸡蛋,在这儿吃。”边上吃饭的人也认识,桐桐打了招呼,相互问候一声。这大姨问说,“放假这么早呀?你妈要上班,没人给你做饭?”“嗯呢!” “回头上大姨家吃饭去。”这人问说,“刚才你喊的?这儿都听见了。”然后在这里吃饭的人都扭脸看桐桐,只管笑。桐桐只做不知他们啥意思,还特不好意思的说:“我真没带多的钱!要知道这么好找,也就不找别人帮忙了。这店开起来绝对没两月,我之前还回来一次……”才一个月而已!三猴子是老板,端着油条给送来了,顺便收了钱,“只一个月,我这李叔吃了我十天了,一分钱没给。”然后大家都讲这个人怎么不地道云云,桐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