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章 小报露端倪 两党争不休(1 / 2)

推荐阅读:

别了马松友,展昭一路策马北上,赶到了大名府京府,大名。

北京大名,虽说是我朝陪都,可终归比不得东京城。展昭牵着马行在闹市,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只是,展昭会发此感慨,并非是因大名城的繁华热闹不比开封,而是因这城中手握小报的商贩肆无忌惮绕街叫卖。这小报,源起于先帝大中祥符元年,自都进奏院落成以来,便大肆于民间流传,妄作朝报,叫卖于都市,其间或有肆毁时政、摇动众情者,官家即位以来,屡次下诏查禁,然收效甚微,或许,只有在天子脚下,小报商贩才会有所收敛。

寻了一家客栈,于窗边举杯独酌,等待堂倌儿上菜的间隙,展昭还是没忍住,叫过街头小贩,从那人手中购来一份小报。

“景祐甲戌七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展昭默念抄件,倏然眸光一闪,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连忙起身叫住方才的小贩。“小哥留步。”见小贩转身,展昭急忙问道:“小哥手中可还留有上月单状?”听闻此言,那人偏头思索一番,方才应道:“小人仅有今日手抄,公子若想寻得上月单状,或可到城南禄荣堂看看。”

禄荣堂?莫非就是抄印小报的书肆之家?

展昭又向小贩问了去处,便回转客栈,酒足饭饱后即刻照小贩所说,往城南去了。进得堂来,展昭一时惊诧,这印行,规模着实不小,其间运作者不乏一二十人,有执笔抄录者,有持雕版印刷者,自然,也有拟写小报者。见此光景,展昭不禁摇头苦笑,看来官家那禁报令是真成了一纸空文了。

见有客到访,掌柜的急忙起身相迎,被问及何事可以效劳时,展昭竟一时语塞,一时间,他也想不出拿什么理由问掌柜的查看上月单状,若是亮明身份又恐打草惊蛇。他暗叹一口气,佯装查看匠人作业,漫不经心的在堂内逛着,片刻后,计上心头。

“掌柜的,我听说,你这儿可是大名城里最大的报房,如今看来,匠人作业如火如荼,果有大展宏图之势啊。”掌柜的应声笑道:“客官过奖了,不过是糊口饭吃。”展昭又看了片刻,才低声问道:“不知掌柜的,留有多少单状啊?”掌柜的见展昭压低了嗓音,心底正自盘算,又听展昭说道:“在下是自常州而来,干的也是这门营生。”展昭说着将掌柜的拉到一旁,抬起手指了指房顶,接着道:“上头查的严,苏杭一带的生意不好做呀,在下思来想去也便不着人拟写单状了,若能从外地进单状,省去了人工开销,也好避开官方追查,再者,这外地录闻总比本地录闻稀罕些。”掌柜的听展昭果是江南口音,也便信了这猫儿的信口胡言,思索片刻,对展昭道:“小店确实存有单状原稿,客官若是真心与小店合作,倒也是长久生意。”掌柜的说着,伸出右手在展昭面前摇了摇,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人是要与自己二一添作五,真黑啊!展昭暗骂一声:“奸商!”

应承了下来之后,展昭便被带入后堂。掌柜的自柜中取出一摞报纸,放到展昭面前,道:“这是上月所有原稿……”掌柜的还想说什么,却被展昭打断:“开个价吧。”

禄荣堂内展昭与掌柜的签订契约,交付定金,进展倒也顺利,而东京城的红墙绿瓦之内,文武两班却因黄河水患争论不休。

赵祯派遣至大名府探查灾情的探子尚未回转,而澶州知州李璋与转运使周沆却已进京,此刻,李璋正跪伏于殿内向赵祯请罪,将灾情爆发后的状况一一奏来。

“自景祐甲戌五月中旬起,天降大雨,连绵数十日。六月廿四日未时,微臣正与澶州通判马松友于府衙商议加固堤坝,忽有声如吼,自东北方渐至西南角,灰气涌起,屋舍动荡,少倾,便有衙役来报,商胡埽决口,第二日,横陇埽决口,周围三舍,尽为齑粉,屋以数千计,人以万计……”

李璋念着奏章,悲从中来,一时难掩,径自落下泪来。

“陛下!自二埽决口以来,哀鸿片野,民不聊生啊!微臣等连发数十份奏报,均是石沉大海,万望陛下以苍生为念,拟旨赈灾啊……”

一股无法抑制的怒火在胸膛里燃起,赵祯直起腰,搭在御案上的左手紧紧握成拳,他铁青着脸冷言问道:“何人愿为钦差,往大名走一遭?”庞吉闻言,即刻手持笏板出班,“老臣不才,愿为陛下分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