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百五十三章 决定(1 / 1)

推荐阅读:

既然要让步还不如让个彻底,陈奕星想好了,直接开与《明报》相同的价格,就千字一百港纸的稿酬好了。再他说服程怀澄后,再次打通了那个国际长途。彼时,,姜玉楼正在和季正怀聊稿酬的话题,说到兴头上,季正怀办公桌上的电话再次响起。“喂,你好!”姜玉楼看到季主任电话响了,就准备出办公室,没想到季正怀听了电话那头说了两句话,连忙叫住姜玉楼,示意是找他的电话。“玉楼,是找你的。”季正怀捂着听筒,对他说道。姜玉楼眉头一挑,“又是找我的,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季正怀指着话筒,笑着道:“还是那个《星岛日报》社打来的电话,我听对方态度还算诚恳,还想再跟你谈一谈。不过这是你的事,你自己看着办,要是不想聊,我现在就挂断电话。”姜玉楼瞄了眼墙上的时钟,已经是下课时间,眉头微皱,“那就再聊一聊,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他走过去,季正怀将电话递给他。姜玉楼接过电话,语气平淡地问道:“喂,你好,我是姜玉楼。”“啊,姜生,你好,我是《星岛日报》的主编陈奕星。”陈奕星的声音出现在了话筒里。姜玉楼心里有些奇怪,对面换个主编跟他谈,这是什么套路?“陈主编你好。”姜玉楼应道。陈奕星听他说话还算客气,心里一松,看来还有的谈。于是,他笑着道:“哈哈!姜生,真的很不好意思,之前是我们报社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调查清楚。我们副总编了解您说的情况后,立刻联系到了总部,在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下,总部同意我们给您开出千字一百港纸的稿酬。”听到这个数字,姜玉楼的脸色才好看一些。之前程怀澄开的稿酬那算什么,纯纯的在侮辱人。他要是答应那个价格,被岛国人知道后,肯定要鄙视他的。好歹他也是在岛国拿了这届直木奖的男人,千字五十港纸算什么。放在国内也许算高的,但是在香江属于有点名气的作家都能拿到的稿酬。每天给报社供稿的作家当中,获得这个档次的稿费的供稿者是最多的,如果是专栏作家的话,几百上千港纸的稿酬也能拿的到。这次他们开出的一百港纸的稿酬也不能让他动容,毕竟他已经不是“昨日”的他,在香江已经算是知名作家,写的小说也大受欢迎,理应拿到更高的稿酬才对。想到这里,姜玉楼心中对于同《星岛日报》的合作已经不抱期待。“陈先生,你们报社根本没有诚意还是不要再打扰我,我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姜生,姜生别误会,我们真的很有诚意啊!”陈奕星急了,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合作,怎么会这么曲折。“我没有误会,你们根本没有搞明白,你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大陆作家,而是一个单行本在华夏销量超百万,在香江书迷群体与日俱增,岛国稳坐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的作家。”对面突然失声,显然没想到姜玉楼会这么反驳他。片刻后,陈奕星才反应过来,他擦着额头的汗水,连忙道:“姜生,再给我十分钟,十分钟后我们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好,我就等你十分钟。如果十分钟后没有让我满意的回答,结果你们应该知道。”“好的,好的,姜生见谅啊。”姜玉楼再一次挂断电话,比之前一次,怒气更胜几分。“怎么着,这回又没谈拢?”季正怀见姜玉楼这次只说了两句话,便挂断了电话,脸色很不好看,便问了句。姜玉楼嘲讽道:“不是没谈拢,完全是想占我便宜。他们恐怕以为我是个没见过世面的,这次稿酬给到一百港纸,比上次是多点。但这么些钱就想拿下我的小说连载版权,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这些香江人毕竟是生活在另一种制度下,斤斤计较惯了,和咱们没法比。”季正怀感叹道。“稿酬其实是小事,真正让我不爽的原因,还是没有在他们那里得到应有的尊重。”姜玉楼说到这里,不由回想到和金先生的那次谈判。虽然金先生很抠,但是对他这个在香江还没有名气的作家就能给到一百港纸,算是出手阔绰的。而且,两人谈合作的时候,地位是平等的,金先生并没有摆出那种高高在上的施舍感。这才是真正会做生意的。反之,不管是那个副总编程怀澄,还是主编陈奕星,都是那种口惠而实不至,做事小气的紧的奸商。姜玉楼合作过的报社和出版社也不少,目前就对他们的感官最差。季正怀幽默地说道:“不合作也好,你也不缺这么个合作对象。说起来,也算替他们报社省下了一大笔钱。”他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学生这种行为过于市侩。在国内,作家、老师和普通的工农阶级一样,同属于无产阶级大家庭,大家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 区别在于农民靠种地为生,工人靠在工厂打螺丝为生,作家靠写作为生,教师靠教书为生,谁要是敢黑他们的钱,那就是大家的敌人。“哈哈,还是季主任说话一针见血。”姜玉楼笑道。这个年代和后世想象中的不同,文字工作者并不以谈谈钱为耻。<

/p>相反,他们同样厌恶这样敢于黑他们稿费的报社和出版社。就比如冯骥才曾愤愤不平地回忆,“岛国出版了我的小说《怪世奇谈》,出版社的社长来华登门拜访,见面又鞠躬,又感谢,又送样书,还有些小礼品,包装得样样讲究,还说他们知道我画画,送了我一盒彩色铅笔,就是不谈稿酬。在那个刚刚开放的时代,我们见了老外还不好意思谈钱,也不知道怎么谈。国内的稿费很低,外国的出版商很清楚。有时他们也会给你一个信封,里边花花绿绿装着几张外币,往往如获至宝,再一看面值竟然少得可怜,只能当作纪念品。”可见就算是后世名满天下的大作家也会在意自己的稿酬,尤其痛恨那些装腔作势的出版社。……香江,《星报》编辑部。陈奕星挂断电话后,很是尴尬,打电话前他还是信心满满,结果现在等于是被当众打脸,心里是又羞又气。“怎么样,还是不行吗?”程怀澄满心期待的询问道。陈奕星摇摇头,将两人谈话的内容说了出来。“唉,这个作家不好搞啊。”程怀澄深有同感,“以前咱们报社也接触过大陆作家,他们都很淳朴,我们给点钱就会欢天喜地地把作品授权给我们,但是这姜生……和之前接触过的老作家都不一样。”陈奕星追问道:“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咱们怎么回复姜生,是继续谈,还是终止合作谈判?”“你确定《情书》值得我们继续加价吗?”程怀澄问道。陈奕星想了想,坚定地点头道:“值得,就不说这部作品我们都看过,知道它的质量如何。就说这部作品在大陆和岛国的销量都卖到百万册,就值得我们花高价拿到手。”他见程怀澄皱眉不语,又补充道:“现在香江的读者对姜先生的作品认可度很高,《明报》也因此受益匪浅。”程怀澄点点头,《星报》和《明报》是竞争对手,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能让金先生重视的作家,他们也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才对。“好吧,我给社长打个电话。”说完,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拨通社长办公室的电话。六分钟后,程怀澄说道:“你联系那边吧,就说过些天,我们报社会派专人去和他沟通。”“啊?找人过去谈判,靠谱吗?”陈奕星皱眉道。程怀澄神秘一笑,道:“靠谱,社长派何锦莲小姐过去。”“原来是她啊,社长舍得?”陈奕星酸了句。程怀澄不以为然道:“和为报社赚钱相比,一个女人算什么。”何锦莲是星岛日报社公关部的员工,人美声甜,很受报社社长的重视,同时,她也是不少报社员工的梦中情人。才子佳人,谁能拒绝这种诱惑呢。心里泛酸的陈奕星又一次拨通国际长途,他此时甚至想着要是姜玉楼最好拒绝,他也不用想着自己心中的缪斯女神会被那个大陆老如何了。只是他的幻想破灭了,姜玉楼同意星岛日报社派专人同他谈判。“既然姜先生同意,那我们会尽快安排人过去。”“好,到时候再联系吧。”姜玉楼挂断电话,看着季正怀,有些不好意思,“季主任,过段时间香江星岛日报社要来人,到时候他们还会打这个电话。”“我明白了,他们打过来的话我会通知你的。”季正怀叹气道。“你干脆自己申请安装一部电话吧。”姜玉楼心动道:“可以吗?”他早就有这个想法,可惜一直没有门路。“我帮你联系。”季正怀早就不想当这个电话接线员,哪怕他需要自己付出点人情,能摆脱姜玉楼这个“麻烦”也是值得的。“谢谢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