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百五十二章 公道话(1 / 1)

推荐阅读:

节目一个个开始,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演员都很卖力,他们也知道今天的审查很可能会决定他们的命运。这将近一个月的努力带来的是通往晚会的门票,亦或者只是一次并不圆满的回忆,就看他们自己的表现以及审查组的意见。就姜玉楼的体验来说,这次的彩排比第一次好太多。三四个歌舞节目后,带一个语言类节目或者其他类型的节目是最优解。陈培斯和朱世茂的小品在整场晚会的中间,虽然不是压轴,但这个时间也是非常好的。两人表演得很卖力,但遗憾的是,由于灯光的原因,他们看不到台下观众的表情。这就让他们感到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表演得不好。还好两人都是老演员,情绪管理也做得好,总算正常完成了这次表演。到了后台,但凡已经完成表演的演员表情都不太对劲。他们都担心最后自己的节目被拿下来,以至于辛苦付诸东流。受到后台气氛感染,陈培斯和朱世茂也没有了之前的从容和淡定。“老茂儿,你说咱们的节目不会被砍吧?”“不能吧,姜老师不是说了,只要咱们正常发挥一定不会有问题的。”“话虽如此,我这个心啊,就安静不下来。你说万一……”“我说小二,你可别吓我。”“别叫我小二。上次彩排姜老师出的剧本砍掉了两个,谁敢说这次不会轮到咱们?”“唉,别想太多了,咱们等到最后不就能知道结果了吗。”朱世茂也有些拿不准,这事吧他没有先例,不到最后还真不好说。陈培斯双手合十,突然变得迷信起来,“老天保佑!”整台晚会一共四个半小时,这还是两次砍节目的结果。要是按照最开始的节目名单,六个小时都不一定能打住。散场之后,演员们已经离开了舞台,但台领导,审查组的人和导演组的人都聚集在一个会议室里开会。在场的人,除了姜玉楼和邓在军外几乎都是老烟枪,一人点上一支香烟,很快会议室变得烟雾缭绕。姜玉楼看到身旁坐着的邓导皱着眉头,一副想说又有顾及的模样,便知道她不喜欢烟味。于是,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起身,走到窗户边,将窗户打开通风。冷风灌进来,会议室中的人不由打了个寒颤,烟气也顺着窗户飘散出去。“姜老师,这大冷的天你开窗户干什么?”“啊,抱歉,我不喜欢烟味,房间里烟熏得厉害我头晕。”在场的老爷们瞬间尴尬了起来,手中的烟是抽也不是,不抽也不是。这时,吴部长哈哈一笑,带头掐灭了烟头,“是我不对,没在意不抽烟的同志的感受。”“哎呀,这怎么能怪吴部长,我们也抽了。”“是啊,要说错,也是我们的错。”“还得是吴部长关爱同志,值得我辈学习。”不少人一边拍着不咸不淡的马屁,一边熄灭了手中的香烟,只是他们看姜玉楼却有些不满,觉得他有些多事。等烟味全部散去后,姜玉楼才笑嘻嘻的关上窗户,回到自己的座位。他刚一坐回去,身边就有一道细微声音传到他的耳中,“姜老师,谢谢你了。”他转头,看到了邓在军感激的眼神,他道:“邓导别那么客气,我也不喜欢抽烟,不喜欢闻烟味的。”这时,吴部长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他有话说。“央视春晚的彩排我看了,很有想法,也很有意思,但是呢,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他说的那些导演组也知道,只是有些确实需要改进,有些导演组的人却认为这位吴部长有些想当然。不过,他们还是认真做着笔记,将问题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姜玉楼也是竖起耳朵听,只是听了半天也没见他说有关砍节目的事情。“黄导,我听王台长说这次央视春晚的节目会根据观众意见做出改变,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是的,吴部长,我们节目组自从公布热线电话后,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热心观众的电话,记录了非常多的观众想看的节目。”“哦,听观众的意见是对的。咱们既然是联欢晚会,自然要听从观众的意见。”吴部长笑了笑,又道:“这次彩排安排了观众点播的那些节目了吗?”黄一鹤看了眼吴部长,又看了眼王台长和邓在军,深吸一口气,道:“观众们点播的节目大部分都和我们的节目名单重合,只是有一个节目我们拿不准。”“是什么节目,这次咱们除了审查节目,同样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来的。”“那我就说了,全国观众打电话,反响最强烈的就是李老师的歌曲《乡恋》。”说完后,黄一鹤努力保持着平静不让自己露怯。1979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一部风光片《三峡传说》,拍摄期间,经过两次谱词作曲,歌名《思乡曲》改成了《乡恋》,为使作品更有新意,张丕基还运用了当时很少使用的架子鼓、电吉他和电子琴来配器。这些乐器在那年月都是禁用的,是“资产阶级”使用的乐器。工作人员费了好大劲儿才从海政歌舞团的仓库里找来了架子鼓,并辗转找到了当时唯一能演奏电吉他的陈志。1979年12月23日晚,位于复兴门外大街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室内,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