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获了感激(1 / 1)

推荐阅读:

是谁这么大胆?众人一看,哦,是姜老师啊,那太正常了。姜玉楼是谁,是面对文痞都敢开炮的狠人。他们别看是官,但在这个年代有些时候还真比不过握着笔的文人。见会议室气氛沉默下去,黄一鹤比谁的心里都着急。他承认,今天是有点逼宫的意思,但他用这些手段也是为了春晚啊。这可是《乡恋》啊,只是个名字都充满了流量……哦,这个年代没有流量一说。只这首歌的名字全都是话题,要是在春晚上播出,那全国的老少爷们都得围在电视机前。到时候晚会绝对成功,也算没有辜负他这些日子的辛劳。就在他想着要不要再劝一劝李谷一,让双方都有个台阶下的时候,姜玉楼又道:“咱们前面宣布了可以点播歌曲,听取民众意见,结果现在民众踊跃参加活动,我们却无视百姓的心声,这叫什么?这叫骗取民众信任,往大了说,可以被视为违背人民意志、违背人民利益的表现。”众人悚然一惊,甭管姜玉楼是不是危言耸听,这件事有没有他说的这么严重,可要是被扣上这个帽子,政治前途可真要完蛋的。吴部长是觉悟最高的一个人,他当即道:“黄一鹤,《乡恋》这个节目添加到节目单上,我说的!”“好的,吴部长!”听到部长一声令下,黄一鹤心里那个激动的,差点儿一蹦三尺高。总算解决了这件大事,导演组和李谷一都非常高兴,看姜玉楼的眼神更是带着感激。姜老师,局器啊!这时,有审查组的人看不过眼,想要拿姜玉楼编剧的小品《主角与配角》出气,挑个毛病砍掉节目,给他个好看。只是他的想法很快被制止住。姜玉楼可不是好相与的,没见吴部长都吃瘪了,他们要是敢以权谋私,那个愣头青就敢写信告到上面去,到时候大家都要吃瓜落。于是,那个审查人员只能偃旗息鼓,放下了自己的小心思。气氛一下子又沉默了下去,只是这一回黄一鹤没有一开始那么紧张了。他开口打破了僵局,“各位领导,时间也不早了。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要不今天就进行到这儿?”王台这时也为自己人说话,“是啊,吴部长,大家从早晨到现在也没休息,都饿了,我们这边先按照审查组给的意见改正。等下次审核有问题再提出来,如何?”审查组的人和一些领导看向了吴部长,大佬在这儿还轮不到他们做决定。吴部长看了眼姜玉楼,又看了眼导演组和李谷一,苦笑一声,道:“行吧,那今天就到这里了。”见他同意了,众人也都松了口气。于是会议结束,王台长和电视台的其他领导去送吴部长和审查组一行,会议室里只留下了姜玉楼、李谷一和导演组的人。黄一鹤看着姜玉楼,一脸感激,感谢道:“姜老师,这回可多亏有你仗义执言。”“哪里,都是黄导和李老师的功劳,我就是说了一句话而已。”姜玉楼摇头道。“姜老师,太感谢您了!”多年的酸甜苦辣一下子涌上了李谷一的心头——经过了多少磨难和委屈,虽然以前也曾在舞台上应观众的要求演唱过《乡恋》,但毕竟是名不正言不顺。这一回,得到上面的首肯,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全国人民面前演唱《乡恋》了。刚刚经历了一番审查,没有节目被毙掉,现有的所有节目全国的观众很可能都在除夕之夜的晚会上见到。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刚出央视大楼,姜玉楼就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陈培斯,朱世茂,你们俩怎么在这儿?”“姜老师?”“姜老师!”两人抬头,看到刚出大楼的姜玉楼,连忙把手里的烟踩灭,然后迎了上去。他们自从彩排结束后,就一直等在央视大楼门口,为的就是得到第一手消息。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他们此时已经是又累又饿。就在他们商量着是不是先去吃顿饭再回来的时候,姜玉楼出来了。看着他们焦急的模样,姜玉楼心里也猜到他们为什么守在这里了。“姜老师,节目……节目……”朱世茂的问题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他害怕得到那个最不想听到的坏消息。姜玉楼憋住笑,逗趣道:“节目怎了?”“节目……”朱世茂张口结舌,就是说不出口。陈培斯看得心急,抢着问出口,“姜老师,审查还算还顺利吗?咱们的小品没被砍吧?”“你们是想参加演出呢,还是想在家看春晚呢?”两人异口同声道:“当然是想参加演出!”“哈哈。”姜玉楼笑了两声后,拍了拍两人肩膀,“放心好了,一切顺利,咱们的节目没有一个被砍的。” 他又说了点秘闻,算是彻底安了两人的心。“啊哈哈哈!”陈培斯和朱世茂放声大笑,宣泄着心中的紧张情绪。自从知道还有审查这回事后,他们的情绪就处在高度紧张中,彩排完成后,心里更是放不下了,现在好了,他们总算能放松一下,晚上也能睡个好觉。姜玉楼笑着道:“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继续排练,直到春晚结

束都不能放松。”“我知道了。”“听姜老师的。”这时,陈培斯突然发现了华点,“姜老师,你说春晚是什么意思?”“哦,你们还不知道,从今天起迎新春文艺晚会有了新名字,叫“春节联欢晚会”。”姜玉楼道。朱世茂眼前一亮,“这个名字好,我也觉得用《央视职工迎新春文艺晚会》不妥,毕竟咱们也不是央视职工。用这个名字总感觉差了点意思,我们演员私下里也都有意见。”“谁说不是呢,我就怕用这个名,到时候直播观众都不看。”陈培斯也是一脸不屑。好家伙,这俩是知道自己过关了,口无遮拦了是吧。“对了,姜老师,这新名字是谁起的,有创新,还应景。”“行了,不该你们知道的别瞎打听。”教训了两句后,姜玉楼离开了央视大楼。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两人一阵感慨。“真奇人哉!”朱世茂摇头晃脑一阵后,感慨道:“还得是姜老师,有才华不说,名气也能让那些审查的不敢动小心思。”“老茂儿,你这话是什么?”陈培斯奇道。朱世茂道:“呵,陈小二,你也不动脑子想一想姜老师仗义执言,审查组的人当真没有动什么小心思?他们之所以不敢,还不是因为如今姜老师正是如日中天之时,有他在,魑魅魍魉才不敢动小心思。”“原来……原来还有这种内幕?”陈培斯简直要被他的话惊掉下巴。朱世茂一撇嘴,“我猜就连春节联欢晚会的名字都是姜老师取的。”陈培斯本想反驳,或者说怀疑这种说法,可细细想来,还真像是姜老师的手笔。“走吧,咱们可不能辜负姜老师的期待。”“是啊,咱们还是要努力。”“陈小二,我算是体会到小品的魅力了。”陈培斯停下脚步,看向他,“你这人……怎么和我想到一处去了。”“要不怎么我是你的搭档呢。”朱世茂笑道。“春节要是成了定式,以后小品节目肯定少不了。”“但是姜老师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写小品剧本。”“不是没时间,是没有哪个人有那么大的面子。”“所以……”“我们得自己写。”“又跟我想到一处去了。”朱世茂摸着下巴,“只是咱们写小品剧本也没经验啊。”“咱们可以研究姜老师的三个剧本啊。”“好主意……我觉得……”两人勾肩搭背离开了央视大楼,提前走上小品舞台的两人,未来必将为观众们带来更多更好的小品作品。姜玉楼在外面吃过饭后刚一回到杂志社,宋文就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原来,经过他的一番努力后,得到了茅奖获得者们的首肯,即允许《最文学》以丛书的形式出版他们的作品。能打动作家们的除了钱外,就是名气和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读者所熟知了。宋文也是以这三点打动茅奖获得者的,当时听说《最文学》要出精装版的丛书,某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甚至提出不要稿费。宋文好悬没被吓死,连忙劝住了老作家。他们的丛书价格可不便宜,要是事情暴露出去,《最文学》的名声可就臭了。姜玉楼听到后,也是感慨万千,老一辈的精神是他们这一代人所无法企及的。“既然版权到手,那么嘟嘟也可以开始干活了。”姜玉楼念叨两句后,又对他说:“嘟嘟没有经验,这方面也多帮衬点。”“我知道了社长,还有什么吩咐吗?”“《最文学》83年第一期肯定会成功,但是咱们也不能松懈,要想保持住现在的增长,第二期也要努把力。”说着,姜玉楼拿出手稿递给了他,“拿去看一看吧。”宋文接过手稿,看到了书名,然后念出了声,“《风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