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十二章 掘堤显遗骸 矛头指国丈(1 / 2)

推荐阅读:

包拯随张清走开三丈远,尸体气味虽不那么浓烈了,可还是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就像是凝固了的臭水塘,突然被一颗小石子搅乱。张清停下步伐,转身之际从袖中带出一只锦盒递与包拯,包拯接过打开一看,登时惊得舌桥不下,锦帛包裹下的镯子,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细密,一玉多色,竟有羊脂白、天青、翠绿、玄黄、赫红五色。

“这……”看着包拯那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张清压在心头的火,越发似狂潮般翻腾,他咬着牙,抬起右臂指着站在小丘前,以袖捂鼻,还时不时朝着这边张望的苏泽煜,喝道:“就是这位苏大人,担心我看出掘左堤的弊端,竟妄想将这价值万两的玉镯套在我的手上,叫我昧着良心做事,可若如了他的意,掘左堤泄水,引水至蒙山盆地,则未等积水成湖,两岸千亩良田便毁于一旦了,来年颗粒无收,让老百姓都去喝西北风吗?”骂了这一通,张清的气也出了不少,他转头看向三丈外堆积如丘的尸体,喉中溢出一丝冷笑,“哼,原来这就是他力掘左堤的缘由,一百二十一条人命啊!身为朝廷命官,不思报国,竟如此欺上瞒下,视人命如蝼蚁,视我朝律法为空文!压了奏报,扰得君心不安,水患不治,搅得民心不稳,这便是大名府尹,堂堂三品大员啊!”

包拯听张清一股脑说了这么多,竟气得一时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早知道苏泽煜力掘左堤是为了护住右堤的地下工厂,却不曾想他竟为了保守秘密,害了一百二十一条人命,这些人哪个不是人生父母养的?谁人家中没有幼子老母翘首盼归?若是那日展护卫没有将王六敲晕,是否他也会神不知鬼不觉葬身在这小丘之中。

“来人呐,将那狼心狗肺的大名府尹拿下!”只闻一声怒喝,苏泽煜便在一声声“冤枉”中被钦差卫队拖走。

那厢展昭领旨北上,这厢公堂已然开审。

大理寺丞杨士彦端坐堂上,刑部尚书丁谓并京畿提点刑狱司提刑使叶永堂落座左侧旁听。随着惊堂木响起,杨文广被押上堂来。

对于刑部失火以及周沆遇害一案,杨文广自是拒不认罪,虽说物证佩剑经展昭验看确有纰漏,可杨鸿的证词却是白纸黑字,不容辩驳,可如今杨鸿已死,任凭天波府众人出面辩解,也只是死无对证。

正当双方僵持之际,只听得“嗖”一声,随即又是一声清脆的响声,像是什么东西折成了两截。待屋中众人查看之后,才得见:在杨文广背后不远处的地面上,赫然躺着一支已经折断了的竹蜻蜓。

叶永堂接过衙役递上来的竹蜻蜓,与丁谓对视一眼,登时了然,这是鬼面凶神要杀人灭口!

正在此时,一个身影翻了进来,稳稳站在大堂中央,双手抱臂,衣袂飘飘,不是颜卿是谁?

只听丁谓一声呵斥:“大胆!你是何人?堂堂大理寺也是你可以随便进的吗?”

颜卿回眸,粲然一笑,应道:“我是何人与你何干?这儿不就是个刑审衙门么,小爷如何来不得?”

丁谓哪里听得这般话,只气得他直哆嗦,作势就要着衙役将颜卿拿下。

颜卿不慌不忙地应道:“大人且慢,如若在下动作慢了些,你那堂下嫌犯早已是一具尸体,又当如何定案?更何况,大理寺丞尚未出言为难在下,你不过旁听者尔,就如此盛气凌人,丝毫不将主审官放在眼里。”

端坐堂上杨士彦见丁谓被说得哑口无言不觉好笑,可念及律法森严,他还是开口说道:“不管阁下是何人,又因何而来,私闯大理寺,扰乱公堂终归是你的不是。”

颜卿偏头看向杨士彦,随即收起一脸桀骜,拱手抱拳称道:“在下凌泱阁阁主,颜卿。此番前来,并非有意扰乱公堂,实乃受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展昭所托,护送证人杨鸿上堂。”说罢又指着案上折断的竹蜻蜓接着道:“来时,凑巧碰上歹人行凶,欲以此物杀杨御史灭口,至于行凶之人,颜某门下已经追寻而去,想必不多时便可将人押上堂来。”

堂上几人一听这位阁主带来了证人杨鸿,面面相觑,无不满腹狐疑,这杨鸿,不是已经陈尸堂上了?

随着惊堂木落下,颜卿口中的杨鸿也被衙役带上堂来。

在一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杨鸿娓娓道来。

“初八那日,老奴奉少爷之命陪同郡主前往杨家祠堂修缮祖谱,途中听闻城东醉仙楼出了命案,我家少爷接了状纸,郡主恐少爷忙于公事,不及回府用饭,便遣老奴回府安排后厨提早备饭,送至防御使司,可还未行至天波府便觉背后一阵闷痛,再醒来之时,老奴已身处颜公子府上,这期间发生了何事,老奴一概不知。”杨鸿说着不忘指了指在立一旁的颜卿。

杨士彦听闻杨鸿所言,略待思索便转头看向颜卿,问道:“颜阁主,这杨家老仆是如何到了阁下府上的?”

颜卿笑着将如何救下杨鸿一事言明,而后请示杨士彦将于天波府发现的尸体运上堂来,当仵作在颜卿的示意下揭开了粘在死者脸上的人皮面具时,杨士彦当即一声怒喝:“丁谓!你妄食君禄!身为刑部尚书,不曾细查人证物证便草草结案,构陷国家栋梁。”

丁谓还欲辩驳,又听杨士彦道:“据天波府杨排风证词,杨文广乃于本月初八戊时出府赶往防御使司,其间并未回府,此证词与假杨鸿证词有所出入,你因何不查?那份上呈圣上的证词以及一干物证,经展护卫推敲,均是漏洞百出,你因何不查?刑部失火,涉案嫌犯死因成谜,你因何不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