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百六十四章 莫唁的决心(1 / 1)

推荐阅读:

参军七年,莫唁已经褪去了曾经的青涩。接近而立之年的他深知,生命中的机遇如同繁星,虽然璀璨,却数量有限。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往往由那么几次关键的选择所塑造。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机会中,每一次选择都如同走在悬崖边缘,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而莫唁,却从未畏惧过挑战和选择。回想起二十岁那年,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养育自己的贫瘠乡村。他执拗地追求着心中的梦想,哪怕需要厚着脸皮向朋友求助,哪怕要承受村里人的冷嘲热讽。他坚信,只有走出那片土地,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回望过去的路,他心中充满了感慨。当年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否则的话,他可能还是农民,而不是军队教员。现在,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莫唁再次面临选择。他清楚,这一次的抉择将决定他未来的道路。然而,他并没有迷茫和犹豫,因为他相信,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无论选择哪条路,他都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在无数次的夜晚幻想和期盼中,那个只在出版物上见过和广播中听到的名字,如今就像梦幻般的奇迹,真实地呈现在莫唁的眼前。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那个传说中的名字所代表的人,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凝固了。那时他真的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血液在沸腾,每一个细胞都在为这个不可思议的瞬间欢呼雀跃。莫唁非常清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的一生中,可能只有这么一次能与这个传奇人物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如果他能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那么,他的人生轨迹或许将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一飞冲天,成为出版物上的常客。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他的行动果断而有力。他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于这个机会的珍视和对于成功的渴望。在燕京改稿的四天,莫唁非常拼命,除了改稿,同时,他也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得到回答的同时,他发现自己在创作方面有了提高。终于,在第四天,莫唁第四次来到《最文学》杂志社,见到了姜玉楼。这几日,莫唁的辛劳显而易见。他身上的疲惫仿佛被刻在了脸上,然而他的精神却异常地高昂。尤其是他的双眼,犹如璀璨的星辰,闪烁着坚定而明亮的光芒。姜玉楼看着眼前的莫唁,心中满是感慨:“你这些日子确实是太辛苦了。”莫唁却淡然一笑,“不辛苦,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的却是自知之明和那种坚韧不拔的决心。“姜老师,稿子我改完了。”姜玉楼点点头,先看了眼第一篇稿子,也就是《民间音乐》。稿子字数与之前相差不多,也在万字左右。经过短暂的翻阅,姜玉楼对于莫唁当下的水平有了了解。改过的这篇《民间音乐》相较于他之前的那部拙劣之作有了显著进步。在姜玉楼看来,这篇作品已经足以在《最文学》上发表,而不会显得逊色。这篇《民间音乐》除了框架和故事没变,其他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现在有人说《民间音乐》“抄袭”,莫唁完全可以给对方一个大嘴巴,然后骂一句“眼瞎”。莫唁等于在四天时间里重新创作了一部上万字的短篇,这样的效率别说新人,就算是知名作家,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效率。但是,这些天莫唁可不是单纯在写一部短篇,还有另一篇《售棉大路》需要他改稿呢。除此之外,他还在努力学习姜玉楼讲授的写作知识。。和创作时间相比,更加难能可贵的作品质量。姜玉楼发现莫唁是真的有学到东西,他这些天所讲的,莫唁真的听进去了。他展现出的才华和潜力,让姜玉楼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与之相似的是《售棉大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样成了一部新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之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悄然而至。这是一部全新的作品大纲,字里行间充满了未知的魅力和深深的吸引力。大纲的细致入微令人叹为观止,仿佛作者已经预见了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每一个角色的心声,每一个转折的惊心动魄。这部作品的脉络清晰如溪水潺潺,流畅而生动,宛如一幅细致入微的画卷,在姜玉楼眼前缓缓展开。只要有点写作技巧,即使是个文坛新人,这部作品的大纲,都将是他手中最锋利的笔,最鲜明的色彩,最动人的旋律。只需稍微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将这部大纲转化为一篇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作品。“莫唁,这个小说大纲是怎么回事?”莫唁尴尬地笑了笑,轻声道:“前两部小说刚刚画上句号,思绪中却又涌现出些许新的火花,感觉笔头动了动,等我回过神已经写了个小说大纲出来。”姜玉楼凝视着莫唁,默然无语。都说天才没有创作瓶颈。莫唁四天时间写了两部短篇,又写了个小说大纲,不说别的,在速度方面连后世的网文作家都不一定比的上啊。沉默半晌后,在莫唁忐忑不安的注视下,姜玉楼说道:“大纲写的很好,而且看得出来,这次你要写自己的东西。” 听到姜老师对自己的认可,莫唁很高兴,想到姜老师为自己所做的,感

激道:“姜老师,要不是您给我讲了那么多,我可能还要走不少弯路。”“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能学有所用,我很欣慰。”姜玉楼微微一笑,说道。莫唁双眼微微泛红,哽咽道:“话虽如此,但之前没有人如此细致入微地为我讲课。”“男子汉大丈夫,别哭,更何况你还是个军人,别让我瞧不起。”姜玉楼沉声道。莫唁点点头,擦了下眼角,“姜老师,要不我再请几天假,按照大纲把小说写出来吧。”“按照大纲写下去,最少也是个中篇,甚至长篇吧?”莫唁回答道:“姜老师,我是按照中篇小说写的大纲。不过我从来没写过,最后能有多少字,我也说不清楚。”“这样啊……”姜玉楼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大纲还给了他,“中篇可不好写,你还没有写作的经验,而且已经请过假,再请也不合适,会让张营长难做的。要不你带回去写,就等回头写完了再邮寄到我们《最文学》。”姜玉楼的每一句话都透露出对他深深的关怀,这种真诚的态度让莫唁的内心涌起了无尽的感激。他感觉自己仿佛遇到了一位创作路上的老师,那种深沉的感动如同春水般涌动,无法抑制。莫唁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而且这种情绪在他的心中愈发强烈。“姜老师放心,等我回到部队也不会耽误写作,我会尽快写完然后寄给您的。”姜玉楼摇了摇头,“不要过于追求速度,你应该知道,我们《最文学》要的是精品,而不是为了凑数量。如果你写的快,但是质量差了,我们不会收的。”“姜老师,请相信我,我是不会让您失望的。”莫唁咬了咬牙,决定回去后以完成这部作品为第一要务,而且质量还要有保证,为此牺牲睡眠时间也在所不惜。姜玉楼猜到了他心里所想,面色严肃的按住他的肩膀,“莫唁,听我说。创作是长时间的是,甚至是一辈子的事。所以,不要在乎一部作品创作时间的长短,身体健康与否才是作家的生命。”莫唁望着姜玉楼,“我听你的,姜老师!”只是他眼神中的斗志满满,显然不像他所说的。姜玉楼有些担心莫唁为了一部作品投入太多精力,万一像路谣一样不要命那可就糟糕了。不过他又想到后世莫唁还好好的,一生中更是创作了无数作品,偶尔一次全身心投入其中……应该没问题吧。最终,莫唁第二天还是离开了燕京。他走的时候还是姜玉楼骑车送的,走的时候还带了一大堆吃的,也是姜玉楼送的。到了车站后,姜玉楼从口袋里抽出一个信封递给了他。莫唁看着信封,眼里满是疑惑,“姜老师,这是……”姜玉楼笑着道:“这是你那两部作品的稿酬。”“啊,这怎么行,作品都还没发表呢。”莫唁连忙拒绝。这时候杂志社普遍规定,只有等作品发表,并且杂志社拿到书店的回款后,才会邮寄作者的稿酬。《最文学》也是杂志社,规矩也没变,只是特事特办嘛。“我给你的,你就拿着吧,你家里也不富裕,自己也在军队,照顾不到家里,有了稿酬也能帮衬点家里面。”姜玉楼和颜悦色道。“姜老师……”闻言,莫唁攥着信封的手指都在颤抖,心里对他的感激更甚了。他心里有了个念头,下部作品要是写不好,他以后都没脸见姜老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