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百六十五章 又进步了(1 / 1)

推荐阅读:

又搞定了两部短篇小说,姜玉楼很开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机会和莫唁建立了联系。前世他也听说了莫唁创作速度快,可快到什么地步他并没有概念。可这次他总算了解到了,明明没用打字机,可莫唁靠手写也丝毫不逊后世的网文作家。姜玉楼觉得,自己要是同意莫唁再请两天假,说不定他还真能在两天时间里写出一部中篇小说出来。恐怖如斯啊!同为快枪手,也只有他能了解到莫唁的写作天赋有多么恐怖。带着对莫唁的赞赏和期待,姜玉楼回到了杂志社。他将莫唁的短篇手稿交给了编辑部,希望他们能够认真审核,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位年轻作家的才华。然而,就在姜玉楼沉浸在莫唁的文字中时,宋文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宋文面带忧色地走了进来,他的眉头紧锁,显然有什么事情让他感到困扰。“老宋,遇到什么麻烦了吗?”“社长,第二期的稿子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宋文开口说道,“我们有您的长篇作品当头条,短篇也有不少佳作。但是,还缺一份有影响力的中篇作品。备选的作品虽然不少,但是分量都不太够,无法当中篇主打。”姜玉楼听后,也皱起了眉头。他知道,一份杂志每期能否成功,吸引到读者和评论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打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他的《风声》质量是毋庸置疑的,但那是长篇,中篇作品即使差些也不能差太多,要不然会让人想看《最文学》的组稿能力。就在他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一个想法突然闪过他的脑海。他想到了路谣,想到了他那天赋异禀的写作才能。或许,他能够创作出一篇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为第二期的杂志增添一抹亮色。距离路谣发表《在困难的日子里》也有一段时间了,姜玉楼不信他过了这么久,一个字都没有写。如果是一般人,他还真没什么信心,但那可是路谣啊!想到这里,姜玉楼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决定找莫唁谈谈,看看他手头上是否有合适的稿子。“这样,你先从备选中挑最好的中篇小说,我去找路谣,如果他手里有合适的作品最好,如果没有,就用备选的吧。左右一部中篇影响应该不大,到时候多宣传一下莫唁的短篇,也足够了。”“我知道了社长。”宋文的心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地,他轻轻地呼出一口长气。走进社长办公室前,他的内心充满了忐忑和不安,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即将面临的批评和指责。毕竟,这次的任务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然而,就在他准备迎接风暴的时候,社长却拿出一份备选方案,犹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了他一线生机。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姜玉楼没有时间浪费在多余的思考上,他出了国际大厦后,迅速跨上他那辆价值不菲的小摩托,疾驰在通往路谣家的路上。风在耳边呼啸,但他的内心却异常平静,仿佛已经融入了这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中。春天的气息渐渐弥漫在空气中,温暖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这个寒冷的季节带来了一丝生机。虽然车速不算太快,但在姜玉楼看来,这已经足够让他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到了路谣家附近的胡同后,姜玉楼买了些水果,然后将车停在了他们小区楼下。刚走到楼梯口,便见到楼梯上下来一个蓬头垢面的身影。“玉楼?”“路……路大哥?”姜玉楼愕然,那个身影赫然是路谣。两人一前一后踏入屋内,姜玉楼细细打量了路谣一番,眉头微皱,忍不住开口问道:“路大哥,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看起来如此狼狈?”路谣苦笑着捋了一把乱糟糟的头发,那张原本胖乎乎的脸庞此刻显得很是憔悴。自从姜玉楼把他从甘泉县叫回来后,再没有过这样糟糕的状态。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唉,最近琐事繁多,忙得连轴转,哪里还有心思去打理个人卫生。”原来,就在一个月前的某个黄昏时分,西影厂的著名导演吴天明亲自找上了路谣。他的目的,是将路谣笔下的《人生》改编为电影。这位导演在版权费方面表现得相当大方,不仅慷慨解囊,更是邀请路谣担任电影的编剧,工资另算。吴天明导演的诚意和决心,让路谣感到既意外又欣喜。再加上,这件事姜玉楼在很早之前就提过。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对自己的作品和才华的极大认可。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路谣决定接受这个邀请,与吴天明导演携手,共同将《人生》这部小说搬上大银幕。剧本这东西路谣是第一次写,没什么经验,加上那时候手上还有其他作品要完结,他又是个倔强性子,不喜欢找人帮忙。 这是路谣首次涉足剧本创作,经验尚浅。当时,他手头还有其他作品亟待完成,而他又是个性格倔强的人,不习惯依赖他人。因此,他决定进行时间不定的闭关创作,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小说收尾和剧本构思上。今日他踏出家门,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手头的小说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二则是由于家中妻儿嫌弃他身上的气味过于浓烈,责令他今日必须打理个人卫生。想他一堂堂大

作家,落到如此“地步”,也着实羞于见人啊。姜姜玉楼依照惯例劝说了几句后,轻描淡写地提及了路谣最近完成的作品。“路大哥,你先忙你的,让我瞧瞧你那新作如何?”他笑着说。路谣斜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你这小子,鼻子真灵啊,我刚完成的中篇小说就被你打起了主意?”中篇?姜玉楼心中一喜,他今日的造访,不就是为了这部中篇小说吗?这真是心想事成,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哪是打什么主意,我纯粹是想让你的佳作早日与读者见面,共享文学盛宴。你知道吗,现在读者们对你的作品赞不绝口,但每年就那么几部,真是让人望眼欲穿啊,就像是久旱逢甘露。”姜玉楼说得痛心疾首,表情诚恳。路谣撇了撇嘴,才不信他这个借口,“少来,我还不知道你?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在想什么。”“嘿嘿。路大哥,我还能让你吃亏不成?”姜玉楼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的说道。路谣轻叹一声,摇了摇头道:“罢了,小说这东西,写出来终究是要见人的。只是我这才刚刚落笔,其中还有不少地方需要细细琢磨。”说着,他便将手中的小说手稿和剧本一并递给了姜玉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恳切,“玉楼,你在这方面有经验,能否帮我看看这些文字,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姜玉楼微微一笑,豪爽地拍了拍胸脯,“路兄,你就放心吧。剧本这东西,我还是略知一二的。你就瞧好吧,有问题我肯定帮你指出来!”路谣微微颔首,对他的回答很满意,他让姜玉楼独自审阅稿件,自己则转身步入卫生间,打理起个人卫生。经过一番清爽的沐浴,他洗净了身上的尘埃,整个人都仿佛焕然一新。之后又精心梳理了头发,那原本略显凌乱的发丝此刻变得整齐有序。最后更是细心地刮去了脸上的胡茬,让那张面孔更加清晰硬朗。这么一番拾掇后,顿觉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他从卫生间出来后,已经过去了近一个小时。姜玉楼仍旧埋头于稿件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如果不是那沙沙的翻页声,路谣甚至怀疑这位大作家是否已经陷入了沉睡。不过是一篇中篇小说,怎会需要如此之久的时间去审阅?路谣心中暗自疑惑。时光在无声的等待中悄然流逝,终于,姜玉楼从稿件的吸引中抬起了头。他轻轻扭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仿佛是在为接下来的动作热身。随后,他做了一个舒展身体的动作,全身骨骼似乎在这一个瞬间得到了释放。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咯嘣”,姜玉楼满足地眯起了眼睛,低声感叹:“真是舒服啊!”“怎么样?”路谣本来自己不会太关注一部中篇小说,可是他错了,他还是很在乎姜玉楼的看法。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心血之作啊。“路大哥,你这部中篇小说有名字吗?”“有,《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姜玉楼低下头,琢磨了一番书名后,感叹道:“这部小说写得真好!”路谣嘴角翘起,连忙道:“玉楼,你可别拍我马屁啊。”“我真不是在拍马屁。”姜玉楼分析道:“这部作品以朴实厚重的文字,雕筑起了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这些灵魂虽然身处困境,但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文学风格不仅会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深情厚意,而且也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路大哥,你的写作技巧又进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